要闻动态

市州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市州政协

民乐县政协帮扶易湾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小记

沃野新风春潮涌
——民乐县政协帮扶易湾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小记


惊蛰一过,民乐大地已是春意浓浓。

今年农业产业结构怎样调整?乡村建设如何开展?群众靠啥持续增收?在民乐县丰乐镇易湾村,群众关注关心的这些问题也正是县政协机关干部谋划解决的问题。

连日来,县政协机关干部进村入户,积极宣讲“三农”政策,摸排解决群众春耕备耕遇到的困难,与结对农户一起商议制定增收“路线图”……干群合力齐行动,勾勒出一幅“火热”的春耕备耕图景。

易湾村自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以来,县政协机关结对帮扶持续发力,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统筹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社会安、百姓富”的美好画卷在祁连山脚下徐徐展开。

强化保障支撑 有效衔接强基础

“坚决杜绝规模性返贫现象的发生,始终是过渡期易湾村‘三农’工作要牢牢守住的底线。”县政协教科文卫委副主任、易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赵亮这样说。

近年来,县政协机关对该村继续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制定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案等。一方面,聚焦全村脱贫、低保、特困供养等383户重点家庭,采取“盯户包干”的办法,高效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精准跟进产业、就业、医疗、兜底、生态搬迁等帮扶措施;另一方面,加快消除“两不愁三保障”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支持资金5万多元,完成羌胡沟、石头沟截引工程维修和7个蓄水池消毒、水源地围栏工程,解决了供水工程管护不到位、供水保障稳定性不高等问题,有力推进“脱贫”与“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

壮大特色产业 提质增效促增收

2月23日一早,县政协机关驻村帮扶同志就来到村民张建荣家中,第一时间把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的消息告诉了他。以养殖摘掉“贫困帽子”的张建荣,现在的家庭纯收入已达到9万元。

“今年我打算扩大规模,养160只羊,出栏100只羊羔,再种20亩地。”说到新一年的打算,张建荣信心满满。

县政协机关引导易湾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壮大特色种植养殖、劳务输转、乡村旅游等支柱产业。2021年,扶持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建成了1200亩有机豌豆、1200亩紫花苜蓿两大基地;扶持发展饲养畜禽在1000头(只)以上的养殖场2个,带动发展规模养殖户71户。实施群众就业动态监测,加强与劳务公司对接联系,提高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稳住农民群众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规模,去年向县外输转务工人员1080多人次,实现县内务工400多人次。支持打造青龙山为三A级旅游景区,带动发展农家乐3家,乡村旅游就业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加。2021年,易湾村人均纯收入达11267元,人均较往年增加780元。

发力乡村建设  美丽田园展新颜

近期,因生态移民搬迁政策影响,易湾村正抓紧编制村庄规划,以实现乡村规划与县域、中心镇规划有机衔接。

易湾村由四庄、南泥沟等7个自然村组成,县政协机关帮扶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条件好的自然村科学规划,大力推进乡村建设,改善村庄环境,增强公共服务,统筹做好农村改厕、垃圾污水处理、环境整治、交通出行、养老育幼等。对自然条件恶劣的卢庄等自然村的85户群众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接续做好搬迁群众就业务工、生产生活等的服务工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创新乡村治理  培根铸魂育乡风

如何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党建引领立心铸魂。近年来,县政协机关激发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推行“党支部+集体经济”模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2万元,使村级组织带动发展功能持续增强。加快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常态化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开展“四抓两整治”行动,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高。

县政协还组织机关干部通过走访入户、全面排查、重点核查等方式,对全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登记造册,建立驻村干部、村组班子成员、公益性岗位人员“一对多包户”连心连情帮扶关爱机制,加强日常动态管理和服务,促使“三留守”人员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