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政协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协要闻

倾力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倾力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省政协“从南梁到延安”政协委员读书群第二场专题读书活动综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月14日,由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承办、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协办,在“全国政协书院”智能读书平台上开展的以“面向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题的第二场专题读书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4个夜晚,11位领读人和全体省政协委员、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共同品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伟力,在互动交流中深入思考、增进学识,为更好履职建言积蓄力量。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路明灯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青在领读时,系统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脉络,图文并茂的分享了她的学习体会。陈青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植根并升华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同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也是中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的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党的十九大更是历史性地将“美丽”二字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彰显了我们党的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指路明灯。”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文明的全面变革,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类自觉的选择,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式。”长期从事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教学与研究的省政协委员石培基说。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强调高质量发展,强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面对复杂、严峻的生态环境,积极寻求根本性、长远性、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明确了重点、鼓足了干劲、扫清了障碍。”省政协委员周自强、张胜祥、高俊峰、张腾国等在交流时说。 
    省政协常委、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王军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同广大政协委员一起学习交流。他在领读时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世界和中国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键在人,关键在发展思路,关键在处理和平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要把握好方向、节奏和力度,经济、生态两手硬,青山金山长相依。”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历史和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省政协委员宋焕玲、欧阳春光说。 
    “人类文明不能局限于工业文明,应突出生态文明,以牺牲生态环境追求的工业文明不可取,须精神与物质并重、德与智并重,推动人类文明健康向前发展。”省政协委员梁育才、王铁山说。

弘扬八步沙“六老汉”精神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经甘肃913公里,60%以上的水来自兰州以上河段。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在保障黄河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首次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问题,首次确定“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方略,首次明确“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目标。正是这一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王军在领读时说,作为上游省份,甘肃落实黄河国家战略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他在读书群中抛出一个问题:如何切实抓好黄河上游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工作,努力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实践中贡献甘肃力量?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界别委员踊跃发言。赵强、逯迈、蔡国仁、彭晓川、董平、童海波等委员认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紧扣生态修复、文化复兴和产业转型三大任务,深入实施水源涵养、水土流失治理、防洪能力建设、污染治理、绿色生态产业培育、黄河文化传承等重大工程,着力构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空间布局和黄河流域甘肃段发展动力格局。 
    省政协委员李永健在领读时说,当前的突出环境问题是污染重、 排放量大、风险高。“比如黑臭水体整治进展不均衡,部分企业布局在江河沿岸,与饮用水源犬牙交错,这些问题棘手难办,触及的利益错综复杂,不痛下决心、集中攻坚,难以有效解决。” 
    “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治沙的只管治沙、护田的单纯护田。”省政协委员王忠民在领读时说,以往生态保护修复碎片化严重,多是单一部门围绕单一要素开展,常常顾此失彼,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效能大打折扣。因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 
    省政协常委康旺儒在领读时说,40年来,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在腾格里沙漠建起了绿色防沙带和绿色产业带,实现了沙漠变绿洲、绿洲变金山的转变,为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加强国际合作推进碳达峰目标实现 

    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 
    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崔景瑜在领读时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在阐述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时指出,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保护治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为全球生态保护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全球面临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挑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需要‘变革性措施’来应对挑战。”省政协委员、兰州大学冰川与生态地理研究所所长杨太保在领读时说,中国坚定支持生物多样性多边治理体系,切实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他相关环境条约义务,积极承担与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不断深化生物多样性领域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愿景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政协委员李小宝和张胜祥共同以“通向碳达峰碳中和之路”为题作了领读。两位委员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省强调今年要编制省级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绿色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能源综合生产基地、储备基地、输出基地和战略通道,主动开展碳盘查、碳减排、碳抵消、碳创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实现国家承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也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省政协委员康旺儒、张玉虎、段建玲在共同领读时表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挥绿色科技支撑体系的内驱力,实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