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服务

媒体矩阵/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服务 > 媒体矩阵

【探寻秦之崛起 彰显文化魅力】在水一方,是兰仓


在水一方,是兰仓


——礼县秦早期文化采访随笔


  从兰州驱车一路向东南前行,穿过十天高速上一个又一个隧道时,我们知道,距离本次采访的目的地——礼县越来越近了。
  汽车驶入陇南界,入眼处群山苍翠,连绵不绝,一座接着一座从车窗划过,山谷之中的公路好像灰色的绸带飘向远方。时维九月,正值金秋时节,公路两旁连片的农作物长势喜人,放眼望去,礼县沿西汉水上游两岸及其支流60公里的苹果林带,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包装、运输,一片丰收景象。伴着穿梭萦绕在礼县川原的潺潺西汉水,我们隐约听见,她正不急不缓地向世人诉说着秦人“在西戎,保西垂”的故事。 


缘起 


  礼县是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见证了秦人筚路蓝缕初创基业的历程,为秦国后来的强盛和统一奠定了基础,又随着历史沧桑变迁而尘封湮没,鲜为后人知晓。开展秦文化研究是省政协近两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此行4人在礼县采访,正是为了探寻那段发源于陇右大地、滋养着陇人精神的秦早期文化。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正值白露节气,记者来到了秦人的母亲河——西汉水。《诗经》中有《秦风》10首,其中《蒹葭》便是产于礼县的作品。礼县自古便水草丰茂,传说古时盛产兰芷,所以又被称为兰仓。牧马生息于西汉水畔的秦人,除了剽悍勇毅的民族特性,骨子里也不乏浪漫的情愫,否则何以吟唱出如此流传千古的诗章。
  西汉水发源于天水市秦州区的齐寿山(古称嶓冢山),流经天水市秦州区、礼县、西和县、康县、成县,在陕西省略阳县注入嘉陵江,全长212公里。礼县位于西汉水上游,这里有以祁山为主脉的广大三角地带,是岷山山系同秦岭山系相接处的缓冲地带,山势平缓,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属草原与草原植被带下的黑赤土壤,适宜于放牧。“秦人最早在这一地区养马、建邑、筑陵,就是充分考虑和利用了这里的山脉河流,地质土壤、水文气象等方面的优越条件。据考证,今天的礼县便是秦早期都邑所在地——西垂。”甘肃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旭东指着眼前的西汉水,向记者娓娓道来。
  公元前897年前后,西汉水河畔过人高的芦苇和齐腰的水草在微风中飘曳,牧场中非子饲养的骏马高大强壮,马儿的皮毛在阳光照射下油光发亮。此时,正值周孝王巡视马匹饲养情况,非子对于周孝王关于养马之道的问题对答如流,大获赞赏。几年后,非子因养马有功,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自此,一幅帝国发展的磅礴画卷从礼县开始徐徐展开。 


在开放中唤醒在碰撞中精彩 


  作为土生土长的甘肃人,记者在礼县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了解到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先民,如何从事生产,又是如何创造出恢弘灿烂的文化。
  在甘肃秦文化博物馆,记者看到了许多精美的青铜器,其中秦子镈钟、蟠虺纹扁圆盉、蟠虺纹瓦棱纹盨都充满了虎的元素,各式各样虎的造型让人印象深刻。
  同时,在博物馆的一张图片上,我们还看到了法国返还甘肃的礼县大堡子山出土金饰片,其中高14.5厘米,宽9厘米,正面被打磨得非常细致的鸷鸟形金饰片,美得令人震撼。据秦文化博物馆馆员赵建牛介绍,这些虎、鸟图案及其纹饰,显然是受到了北方草原文化影响。
  因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秦人入居陇右后,在与戎狄交错的人文环境中,两者相互影响、交流和熏染。从一些出土文物的形制、植物纹饰的传承演变可以看出,秦人的风俗与戎狄接近,这既是秦人入乡随俗的结果,也是其与土著民族西戎和睦共处的生存之道。甘肃秦文化研究专家雍际春在《关于秦早期文化形成的思考》一文中写道:“秦文化中的养马骑射、器具形态、纹饰图案、兵器车马、生活习俗等,不可避免地吸收了不少西戎文化因素为其所用,并构成秦文化极具个性风格成分的主要支撑。”
  在大量引进、广泛吸收和移植了西戎等部族的畜牧文化后,开放的秦不断发展壮大,秦人血脉中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逐渐被唤醒。
  公元前771年,在中原农耕文明与西北游牧文明的碰撞中,秦人不断崛起并最终在礼县为日后成就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史记·秦本纪》云:周避犬戎难,东迁雒邑,(秦)襄公以兵送平王。平王封襄公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
  历史给了秦国一个决定未来命运的机会,而秦襄公果敢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此后秦人便开始了艰难的伐戎历程。秦襄公之子文公继位后,因在礼县休养生息、积蓄力量,而最终击败了西戎。正是因为有“西垂”这个稳固后方的支持,为文公伐戎在经济、兵员、兵工提供了有力保障,文公东进扩疆的理想才得以实现。
  也是在与西戎的不断交战中,秦人逐渐形成了勇敢坚韧、自强不息的文化特质。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秦国所以能灭掉六国,原因之一便是秦国和戎狄竞争激烈,以磨砺而强。”礼县大堡子山出土的雕刻有武士涉猎场景的骨片和虎食羊的鎏金青铜器,也从侧面印证了秦人勇敢尚武的特征。
  站在礼县大堡子山俯瞰县城,身旁西垂秦公陵园大量陪葬的马车、兵器和战马时刻提醒着我们秦人曾经的军事实力和骁勇善战的秦地民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诗经·秦风·无衣》中秦军战士出征前的豪言壮语划破时空,回荡在陇右大地的山川梁峁中,激励着今天的陇原人民不畏困难、团结一致,在振兴陇原的战场上勇往直前。 


秦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礼县采访的3天里,我们走过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四角坪遗址、圆顶山遗址,参观了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先后采访专家学者及一线文保工作者近10人。他们同这些遗址、文物一道,共同向我们描绘了秦人开放包容、自强不息、务实进取的精神,以及秦人英勇无畏一路东征,最终统一华夏的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
  今天,甘肃人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甘肃精神,继续传承着秦人踏实苦干的作风。秦人的文化、秦人的精神在今天甘肃人的血脉中还在继承弘扬,当今黄土高原的建设者们敞开胸襟、打开发展的大门,坚持开放包容、博采众长,在新时代蓄力追赶,力争在共和国版图上吼出甘肃的大秦之腔。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