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让百姓不再为碗里的肉担心

让百姓不再为碗里的肉担心
——省农工党用提案助推我省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临近年底,正是猪肉消费的旺季,市场传来好消息,自去年以来,一直居高不下的猪肉价格终于开始出现回落迹象。在日前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生猪生产快速恢复,出栏量增加,猪肉价格已连续数周下跌,回落趋势非常明显。
今年以来,我省一手抓生猪生产恢复,一手抓“非洲猪瘟”疫情防控,随着各项稳产保供措施落实落地,阶段性成效日渐显现,整个市场也和全国保持同步趋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省政协一件《关于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稳定猪肉供给的提案》,为打赢这场猪肉供应“保卫战”提供了不少“灵丹妙药”。
飞涨的肉价
现在回望,这波猪肉价格的剧烈变化,始于“非洲猪瘟”给市场带来的恐惧。
11月29日,记者在兰州市城关区一家菜市场和一位张姓零售摊主聊起来,这位卖了十几年猪肉的老板还清楚地记得,“去年闹非洲猪瘟的时候,猪肉销量稍微有所下降,平常能卖300斤的,那几天基本每天卖200斤左右。”
终端市场的情况,很快就反映到了整个生猪产业链上。“去年以来,最怕听到的就是‘非洲猪瘟’的有关消息了,很多养殖户都像我一样,不出门、不和其他人接触,几乎24小时待在圈舍,就怕在外面粘带了不干净的东西,影响到生猪,发生意外。” 靖远县是我省生猪养殖大县之一,该县东升乡的一位生猪养殖户向记者回忆,“只要健康的生猪可以出栏,价格已经不是最在意的事情了。”
此时,在全国范围内,官方通报的非洲猪瘟事件已达上百起。疫情带来的连锁效应渐渐凸显,养殖户们开始不计成本地出货。2019年1月,全国生猪价格每公斤降到12元左右。老百姓们为更便宜的猪肉开心,但无论是市场专家还是农业部门,更多的是对行情波动的担忧——降价只是暂时的,供应趋紧带来的价格飞涨迫在眉睫。仅仅一个月后,农业农村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专家就明确提及,各地要注意扩大生猪存栏量,提防下半年肉价飙升。
果不其然,2019年8月,在经历了两个月缓慢涨价之后,生猪价格开始飞涨。从7月30日到8月30日,一个月间,生猪价格从19.35元每公斤,涨到26.85元每公斤。到10月30日,全国生猪均价达到41元每公斤,猪粮比达到20.89比1。而此前的历史最高点,是2016年第二周,当时生猪最高价为20.80元每公斤。
所谓生猪,即活猪出售的价格,也就是养猪场出栏的价格。到了去年10月31日,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北京新发地白条猪批发价达到50.25元每公斤,全国平均为52.23元每公斤,部分地区甚至高达60元每公斤。
前述靖远县东升乡的养殖户告诉记者,在那段时间,当地农户从他圈舍买一头百斤左右的生猪回去自己饲养,价格是4000多元,“算下来价格直逼小牛犊。”这是他养殖生猪十几年来从没遇到的情况。
对消费者来说,感受最深的则是零售价。兰州市民荆勇打趣说,每次去买肉感觉就像是“割自己的肉”。
漫长的“猪周期”
在兰州市城关区五泉肉菜市场,一位档口卖肉的师傅对记者表示,以他多年来做猪肉生意的经验来看,眼下的这个“猪周期”显然有点漫长,猪肉价格连续数月高位运行,意味着价格有可能随时跳水。
观察这一次“猪周期”,可以明显看到,从2018年8月到2019年2月,猪肉价格走完了“猪周期”的降价期,开始保持稳定并小幅回升;从2019年6月开始,则进入下半场——涨价期。
在一个“猪周期”中,从事生猪养殖、贩运、屠宰、终端销售的摊贩,都被牢牢捆绑在这个周期性的链条上。对他们来说,过高的价格和过低的价格,对整个市场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他们期待着市场价格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的平稳,让大家心里有数。
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农工党甘肃省委会提交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稳定猪肉供给的提案》。省农工党在提案中分析认为,2019年7月份,畜肉类价格上涨18.2%,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7.0%,影响CPI上涨约0.59个百分点。2019年4月份-6月份,我国猪肉价格涨幅分别为18.2%、14.4%、21.1%。去年,受自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包括我省在内,全国猪肉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了其他肉类物价上涨,严重影响了市场供应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在过去几十年中,跟宏观经济与各类大宗商品一样,猪肉价格一直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因此被称为“猪周期”。猪周期一般为2—3年,表现为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周期波动是经济现象,从宏观经济到大宗商品,都有类似现象。
省农工党调研发现,过去长期困扰生猪养殖的一些痼疾依然存在。比如,我省一半的出栏生猪由散户提供,养殖、加工和运销等环节相互脱节,缺乏利益共享共生机制,规模化水平和产业化程度很低;近几年生猪养殖行情低迷,加上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投入加大,养殖户自己积累资金的能力有限,贷款渠道少,融资困难,规模难以扩大。
旧疾未除,又添新痛。去年“非洲猪瘟”暴发,相关部门大范围扑杀感染了猪瘟的生猪,导致猪只数量、猪肉产量下降。提案认为,本轮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非洲猪瘟”对生猪供给造成了较严重的冲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在影响生猪供给,比如由于禁养区关停、非环保设施验收、美丽乡村建设等,导致大家从事养殖产业的意愿降低,甚至有部分公司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却迟迟不引进生猪,让养殖场处于空栏状态。
“粮猪安天下”
俗话说,“粮猪安天下”。生猪生产正常与否,关系到千家万户,促进生猪生产良性发展,跳出“猪周期”的规律,才是利长远的根本之策。
省农工党在提案中认为,必须下大力气从根本上改变我省生猪养殖方式,大力推行“种养平衡、农牧林渔结合”的生态养殖,逐步达到“养殖标准化、种养循环化、利用能源化、处理无害化”的标准,形成养殖与生态双赢的局面,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发挥财政、金融、保险等要素的引导作用,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订单式养殖,保价回收,保证生猪市场和猪肉价格的基本稳定。
提案还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组织建立生猪生产和市场调查网络,对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全方位监测,提出有效的行业指导意见,为生猪产业相关经营者和决策者尽早提供相应的预控对策,从而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记者采访发现,省农工党在提案中的部分建议,很快就被省农业农村厅采纳。比如,加快生猪布局规划,在会宁、靖远、武山等3个生猪存栏量10万头以上的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整县推进,开展了禁养区调整核查工作,符合条件的均实现了异地重建;协调加快金融支持生猪生产,主动配合银保监部门尽快制定抵押贷款试点细化实施方案,支持银行将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生猪活体纳入可接受押品目录,进一步拓宽抵质押品范围。制定了全面落实种猪场和500头以上规模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将符合规定的种猪场、规模猪场用于新建、改扩建猪场的建设资金纳入支持范围,切实做到应补尽补;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积极组织各地承接全国生猪大型龙头企业落地,正大、新希望、牧原、唐人神、天兆等大型龙头企业,已在8个市州10个县区投资建场,积极引导和支持生猪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家庭农场”、托管租赁、入股加盟等方式,帮助带动中小养殖场户补栏增养;继续做好生猪网络监测平台的作用,及时掌握生产信息和价格信息,开展新建、改扩建规模养殖场月调度,及时研判形势,指导养殖场户及时抓住政策和市场机遇,适时增养补栏……
据省农业农村厅研判,短期看,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这两大节假日期间,猪肉价格总体上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不会出现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后期,随着上述措施效应的显现,猪肉价格将逐步回落到正常水平。
来源:协商报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