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履职

脱贫攻坚/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脱贫攻坚

诗和远方就在我们的家乡——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言献策

诗和远方,是茫茫黄沙中生长的一丛绿苗,是绿水村庄间传出的琅琅书声,也是未来可期的远景与目标。站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历史节点上,眺望全省乡村,时时都有新变化,处处都洋溢着蓬勃朝气,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画卷正在陇原大地上徐徐展开。
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是党中央对巩固脱贫成果的基本要求。在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历史交汇期,还有哪些方面值得系统筹划、加强重视?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立足本领域,于一点一滴的实践中汇聚起思考,凝练出建议。
厚植绿色底蕴  于漫漫黄沙中见初心
“武威靠近腾格里沙漠边缘,风大雨少树也少,一刮起大风,漫天黄墩墩的。我是一个农民,土地养活了生命,不能眼看着黄沙把土地吞噬。就在1999年,我和父亲商量,决定进入沙漠,通过压沙造林来改变家乡环境。那时我心里发誓,一定要把沙治住!”
省政协委员王银吉是武威市凉州区红水村农民,自1999年进入腾格里沙漠腹地压沙造林,这一干就是21年。初入沙漠,满身力气和一腔壮志的他怎么也没想到,头一天种的树第二天就被风沙刮跑了。“那时生态环境差,一年到头活不了几棵树,我们也没掌握啥科学技术,全靠自己摸索。后来随着慢慢积累经验,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叫沙木枪的治沙工具,造林工作才得以快速推进。”
这20多年来,王银吉只做了一件事——压沙造林。自从搬进沙漠中的“地窝铺”,一家人就在腾格里沙漠扎下了根。曾经的艰难困苦,换来了如今沙漠中郁郁葱葱的绿色希望。站在王家治沙区的瞭望塔上,沙枣树、梭梭、花棒等沙生植物尽收眼底、绵延至远方。“能取得今天成绩,得益于国家的扶贫政策。现在村里人富起来了,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纷纷回乡加入治沙大军。在未来,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努力工作,让更多沙漠穿上绿色新衣。”
改善生态环境是甘肃振兴的希望。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普遍脆弱,一旦被破坏,将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乡村振兴中,如果没有绿水青山,又何来金山银山?因此,从缓解生态贫困的长期任务来看,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可持续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王银吉委员表示,脱贫攻坚让农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干部们走村入户了解贫困户生活,帮助他们制定脱贫措施;孩子们进入校园读书,有了光明的未来;老人们也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对于怎样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他说,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巩固脱贫成果。否则沙漠吞噬土地,大家又会返贫,之前做的所有努力就全部付之东流。
“我不太会说话,比起其他省政协委员我的差距还很大。但我知道,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的生活必将越来越好。作为党员、作为省政协委员,我要一如既往地做好防沙治沙工作,种出更多绿树来美化乡村、绿化祖国。”王银吉委员壮志满怀地说。
凝聚乡贤力量  于村风民俗中汇共识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卓绝,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丰厚的人文土壤和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古今文化,而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在陇原大地上孕育出一代又一代乡贤。乡贤们对文化传承、社会治理、家风接续、人才培养都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从去年开始,省政协委员李维君多次深入全省各地乡村,围绕乡贤文化助推脱贫攻坚、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调研。
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基础上,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离不开文化振兴。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基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文理想最具根本性的文化依托。贤者,德也。所谓乡贤,正是长期居住在乡村或者曾经在乡村生存过的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乡中贤德之人。随着时代发展,中国乡村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作为有声望、有能力的长者、贤人,乡贤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地位依然重要。
“进入新时代,国家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振兴、生态振兴、社会振兴,更是文化振兴。”李维君委员说,乡贤文化承载着厚重的乡土文化底蕴,厚植乡贤文化、弘扬乡贤文化,有助于引导乡亲们发家致富,巩固脱贫成果;有助于开拓农村新视野,引领农村新风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亦有助于涵养文明乡风,树立乡村典范,起到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他建议,应组织发掘整理研究乡贤文化资料,搜集乡贤事迹,以编辑专题报道、出版乡贤读物、拍摄乡贤专题片、建立乡贤博物馆等形式,广泛传播乡贤文化。通过搭建乡贤文化平台、举办“乡贤联谊会”等方式,畅通乡贤与党委政府的互通,激发乡贤参与村镇建设的积极性。广泛组织联络相关专家学者参与乡贤文化的推广,提供学术支持,成为地方政府的参谋与智库。结合乡村大舞台建设,创办乡贤书院,培育新时代的新乡贤。也应兴礼乐、美风俗、布教化、养心性,创造有情谊、有温度的乡村社群生活,培育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乡贤文化。
“发挥好‘历史乡贤’爱国爱乡、泽被桑梓的作用,发挥好‘新乡贤’引领时风、干事创业的作用,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凝聚各方人士,使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最终反哺桑梓,共建美丽乡村。”李维君说。
讲好乡村故事 于创新发展中绘画卷
乡村是乡愁的起点。在城市化进程中,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却将故乡留在了身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乡村成为了落后、孤老、留守的代名词。如今,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行动进入收官阶段,广大乡村将彻底告别“绝对贫困”。而即将实施的乡村振兴,则关乎农业农村更高质量的发展。展望未来,许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明天的乡村会是什么模样?
描绘好明天的模样,首先要弥补今天的短板弱项。省政协委员王克太认为,当下甘肃乡村建设的主要问题,是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实力培养,缺乏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产业项目追求“短、频、快”,在基层执行层面往往以看得见的物理空间建设为抓手,忽视内涵发展和内生动力的培育,空间形态上“千村一面”,产业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是缺乏专业力量的持续辅导。乡村建设不同于完全的商业项目,是基于以村民为主体的建设,但村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知识结构和经验仍以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的“复制思维”为主,亟需创新、创意介入,由专业力量持续辅导,使村民获得适应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未来的乡村,一定是具有美学意义的。乡村在生活上将实现现代化的便利,在文化上不失邻里守望的乡土传统,又兼具时代鲜活的艺术气息,在生态上回归碧水青山……每一座村落,都有自己的韵味;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段路,都拥有自己独特的面容。” 兰州文理学院副教授唐兴荣描绘了这样一幅未来乡村的美丽图景。
作为王克太委员调研团队中的专家学者,唐兴荣深度参与了多个乡村振兴文创项目。他组织青年艺术创作者数十天中扎根某一村落,通过主题墙绘、景观营造等方式,开展乡村在地艺术创作与乡村文创交流,对乡村景观进行审美提升,以艺术回馈大地母亲,助力乡村振兴。
“故事驱动,是乡村振兴中重要的一环。田地里的蔬菜粮食,可以有自己的故事;一方蜡染布、一双草编鞋,也能蕴含历史、连接未来。关键是我们怎样挖掘故事、怎样给产品赋予故事内核,以体现其独特性、差异性。” 唐兴荣认为,应以创意思维、设计思维介入乡村振兴全过程,运用文创手法,通过活动、村民教育、公益介入等方式,实现文化再生、价值重构、在地感营造、自信心建立等非功利性功能,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革新重构,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同时,还应以文创为引领,持续激发人、文、地、产、景要素间的内在价值链接,赋能于乡村产业的发展。
“未来乡村既要让曾经的‘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风华重现,也要具有现代化的舒适便捷,让这片沃土上农民不仅收获致富果实,还能享受到宜居环境,无需外出,在家乡就能找到自己的‘诗和远方’。”唐兴荣表示,作为一名研究者,更要和团队一起扎根乡村,把科研论文书写在广袤乡村里、书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