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精神,就是交融与合作的精神。我们今天就是要发扬这种精神,为重振丝绸之路的繁荣、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我们的力量。”在第四届文博会“一带一路”与中西方文化互学互鉴论坛上,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郑重承诺,在新形势下,与世界各国互学互鉴,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敦煌学向前发展。
敦煌文化形成之初就具有世界性,为什么这么说呢?赵声良解释,首先敦煌艺术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产物。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通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方与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对中国、印度及中亚诸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佛教文化由印度经中亚而传入了中国,敦煌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较早时期就接受了佛教。公元366年,敦煌莫高窟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经过一千多年持续不断的营建,现存洞窟735个,其中有璧画和彩塑的有492个。莫高窟的藏经洞保存了古代文献5万多件,包含了宗教、历史文化等极其丰富的内容。由敦煌石窟与文献形成的广博内容,反映了一千多年间中外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历史。
同样,敦煌文化也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产物,多元文化特性使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产生共鸣。赵声良介绍,丝绸之路的交流不仅给中国带来了佛教文化(印度文化),也带来了粟特文化、波斯文化乃至希腊文化。
同时,敦煌艺术还体现了中国文化在宗教、民族、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包容性。古代敦煌又是多民族共同生活和交流之地,敦煌壁画中也可看到各国、各民族人物形象。反映了丝绸之路上各国各民族和平交流、共同进步的历程。总之,敦煌文化艺术是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结出的硕果。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对此,赵声良深有感触,他认为,敦煌学一产生就具有国际性,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今天,世界上二十多个国家有学者在进行敦煌学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散存于各国的文献和艺术品也相继被整理出版。敦煌学已成为中外学者相互交流的重要内容。
说起对敦煌文化的展望,赵声良侃侃而谈:新中国成立后, 敦煌研究院就开始陆续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把敦煌艺术传播到世界。敦煌石窟是人类文化遗产,我们将与世界上更多的学术机构和团体进行合作,共同研究和保护敦煌石窟以及各地的文化遗产。
赵声良介绍,近年来,敦煌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把目光投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先后派遣学术考察小组到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柬埔寨等国进行学术考察,与当地文化遗产管理部门或学术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将文物研究和保护科技的成果应用到相关国家和机构,推动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