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春风伴着朝阳,树风校园鸟语花香。绿草盈盈书声琅琅,我们为你纵情歌唱。”每天早晨,我骑车来到美丽如画的校园,听见学生们唱着悠扬的校歌,看见大家吃着香喷喷的营养早餐时,眼前总是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四十多年前,自己艰苦的上学历程,在今非昔比中感慨桑田巨变:
1976年2月,我到了上学的年龄,村上正在修建小学,我只好到离家五、六里外的邻村,一个设有小学五年、初中两年的七年制戴帽学校去读书,学校建在庄子里的一座半山腰上,每逢雨雪天,时常有人摔倒。教室是土木结构低矮的磨房条(小瓦房),用锅墨刷黑的木块黑板前,整齐地摆放着二十几套桌凳,全用胡基(土坯)裹上泥巴,和着纸浆搭建而成,叫做纸浆桌凳。大多数同学都在凳子上面铺上草袋子、狗皮子,这样的条件,即使夏天,大家的屁股都冷得好长时间坐不稳,更不要说秋冬季节了。教室前面的土墙上镶嵌着窄小的玻璃窗,教室里连一个电灯都没有。每逢寒风怒吼和大雪纷飞的季节,教室里既黑暗、又寒冷,有时候冷得手指握不住铅笔,穿着旧布鞋的双脚疼痛难耐,不得不使劲地跺脚。这时,老师们就在教室里用胡基砌成土炉子,里面加满同学们利用节假日,从树林里拾来的干柴。下课了,许多同学由于衣服破旧单薄,寒冷不堪,就排成队,在教室墙旮旯里互相拥挤来取暖,同学们都称之为“挤套包”(榨油之意)。
每天天刚亮,我就叫上本庄的几个同学一起去上学,中午吃饭,晚上回家,我们全靠双脚走。到了冬天,因为寒冷黑暗,沙土路上不好走,每个人都举着火把,在你追我赶中向学校奔跑,老师和近处的同学们,戏称我们为“裴家寨的火龙队”,我们却感到快乐无比,心里美滋滋的。
小学毕业后,我考进了离家十四、五里的康乐三中,春夏时节,骑着一辆破旧的大链盘自行车一天两个来回。到了冬天,寒风凛冽,雪厚路滑,每天晨曦微露,就从家里出发,走到学校时,不顾耳朵肿、双手冻,抓紧读书,准备上课。一到吃早饭,我们几个同学就围着教室里的火炉,一边交流学习心得,一边烤着从家里背来被冻得像石头一样硬邦邦的馒头、洋芋,喝着从学校背后的水洞槽里提来的冰冷泉水……当大家做完各科作业,每晚回到家时,已是星星满天,父母亲早已在路口等候着。
1988年8月,我从临夏师范毕业,分配到家乡的一个山村小学去工作,那是一个五年制的农村完全小学,都是土木结构的大教室,每个教室里挂着两个电灯泡,每两个同学一套木桌凳,老师们一人一间宿舍。到了冬天,每位老师和每个班上,都有分配送来的100块煤砖,还有崭新的火炉,我们虽然身居高寒边远的少数民族山区,但是有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纵使在狂雪肆虐、滴水成冰的寒冬时节,却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温馨,夏日的火热。
1996年8月,我从兰州教育学院进修毕业后,分配到农村一所重点学校任教,看到崭新的校门,洁白的院墙,宽敞的操场,明亮的教室和宿舍,内心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喜悦之情。教室里高挂着日光灯,宽大的不锈钢黑板,每个学生都有一套小桌凳,穿着崭新的服装,背着漂亮的书包。
2006年,学校修建了崭新的学生宿舍楼、餐厅,让家远的同学们每八人一间宿舍,一人一个床位。紧接着国家又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营养早餐”等好政策,不但免除了书本费和学杂费,而且每学期还为贫困寄宿生发放五、六百元的补助金,所有学生在校学习实行零收费不说,每个学生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馒头、新鲜鸡蛋,喝到专制的学生纯牛奶、新鲜的果汁等等。坐在安装有电子白板的大教室里,随时随地都能学到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国际、国内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现在我们学校三层拔地而起的新楼,成为全乡最为漂亮的建筑,在山清水秀的太子山下,落英缤纷的药水河畔,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在八松大地上,构成一道新奇亮丽的风景线,时常吸引得许多过往行人驻足观赏,更有县、州、省内外的同仁、同行们,不辞劳累,专程驱车前来参观学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启智爱国。老师们用无私奉献的爱心,引导学生们在知识的蓝天上展翅翱翔,用辛勤的双手,传道、授业、解疑惑,培德、启智、指迷津,无私地交给学生一把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教导同学们“撸起袖子加油学”,在从小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中,树立远大的志向,长大后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勤劳双手,让可爱的家乡,早日迈步在文明幸福的康庄大道,把美丽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伟大富强。
(作者系临夏州政协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文史委委员,临夏州政协文史资料专辑特约撰稿人,康乐县八松学校教师)
来源:协商报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