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履职

委员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委员风采

【委员风采】赵莉:“文物医生”一当就是40年

千百年来的字画能重现光彩展现在世人面前,其背后离不开文物修复专家的巧夺天工,在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有这么一位“文物医生”,在40年的文物修复生涯中,每天与文物相伴,用一双巧手,让故纸复活,让文化长存,让历史传承。她就是省政协委员、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副主任赵莉。赵莉委员说:“每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不能再生,所以怠慢不得,我的任务就是将它们的生命延续下去……”

■ 赋予文物新生命

穿过车水马龙的西津西路,进入甘肃省博物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正排着队准备入馆参观,从展览大楼旁的林荫小道向南走去,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一幢六层高的小楼出现在视线里,与外面喧闹的世界形成强烈反差,这里就是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从1979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学习纸质类文物修复,到1984年正式进入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工作,40年来,赵莉委员一直在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从事纸质脆弱文物的保护修复与字画装裱工作。“文物修复装裱是一种美化书画作品和抢救、保护古旧残损的纸本或绢本字画的特种技艺。”赵莉委员说,在保护修复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遵循“最小干预”“过程可逆”的原则,即“不改变文物原状”的规定,真实保留原有文物的历史信息。所谓“修旧如旧”就是不能任意施加自己创意的原则,这是一个极具专业性、复杂性的工作。

作为书画“医生”,赵莉委员每天和珍贵的书画打交道,那些残旧破损的书画,在外人看来是不可能修复的,但经她巧手修复后,像变魔术般重新焕发生命力,珍贵书画的“生命”得以延续。

“修复书画,要先诊断‘病情’,才能作出具体修复方案。”赵莉委员告诉记者,纸质类文物常见的损坏情况有开裂、破洞、虫蛀、脆化、发霉、表面污损等,不同情况需用不同的处理办法。由于历史久远,纸质文物不可避免会出现老化的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要先给它“洗澡”。“用合适的清洗溶剂进行‘洗澡’后,对纸质文物残缺的地方,还需要修补。我们会选用与原来纸张纹理、材质相同的材料进行修补。之后,还需要进行全色、装裱等一道道非常细致的工序。修复好一幅纸质文物,需要30多道工序,每一道都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时间少则半月,多则更久。”

在很多人看来,文物修复是个动手的过程,只要拥有高超的手艺便可完成。其实,文物修复并不是一门“手艺活儿”,专业知识与灵活的手指同样重要。赵莉说,“对文物工作者而言,必须掌握综合知识,文物修复知识的涵盖面很广,既包括书法、绘画、化学、物理等,也包括艺术修养和技能,如美术史、绘画技法和绘画能力。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专业文物修复师。”

采访间隙,赵莉深有感慨地对记者说:“文物修复是一项非常细致且耗时很长的工程,若不是真正热爱,往往很难耐得住寂寞,并长期坚持下去。”

■ 赴印度修复毛主席真迹

长年的坚守和努力付出换来了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更获得了业内的认可。赵莉委员先后被授予文物修复优秀专家、“甘肃省三八红旗手”、荣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第十届“薪火相传——文化遗产筑梦杰出个人”、首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工匠”等荣誉。2016年12月,受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委派,赵莉委员作为中国文物修复专家赴印度,修复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印度柯棣华大夫题写的挽联“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柯棣华大夫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名医生,国际主义战士。1910年出生于印度孟买, 1938年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先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服务,任八路军医院外科主治医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

在柯棣华大夫的家乡索拉普尔市“柯棣华大夫纪念馆”,赵莉委员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毛泽东主席苍劲有力的真迹,凭借丰富的经验,她很快判断该文物存在折痕、残缺、破洞、断裂、墨渍、污渍、红霉、蛀洞等病害问题。

尽管有所准备,但当地简陋的修复条件还是超出了赵莉委员的预想。没有专业的修复工作室,她把入住的酒店房间作为修复工作室。没有工作台,就把酒店的两张桌子拼在一起,搭了一块木板当作简易的修复画案。语言不通,遇到问题时就通过手机翻译与印方人员沟通。

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年,赵莉委员还清晰地记着当时修复文物的重重困难。“修复首先要有墙面,挽联清洗后要贴在墙面上,但宾馆的墙贴着壁纸,没法利用,只能贴在卫生间的玻璃上。怕挽联纸张被风吹‘炸’,尽管天气炎热也不能开空调。阳光照射对挽联纸张会造成损坏,我只能趁着阳光没有照到屋里抓紧赶工,等阳光照进屋里,就将木板抬到床上修复。最终,历经近一个月的紧张修复,终于按时零失误地完成了任务,让这幅挽联重现光彩。”

中国驻孟买总领事馆和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为此专门向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文物局和甘肃省博物馆发来了感谢信。赵莉委员说:“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修复工作,是两国文化的交流,是两国友谊的体现,更是对柯棣华国际主义精神的缅怀。我非常荣幸能获得这次机会,能修复毛主席的真迹是我一生的幸事。”

在省博物馆,一幅巨幅影印版敦煌壁画《天宫伎乐图》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2008年,为了装裱这幅面积达28㎡的《天宫伎乐图》,赵莉委员只能以地为案,每天趴在地上工作,由于跪的时间久,膝盖磨破都没有察觉,经过三个多月的辛苦工作,最终圆满地完成了装裱工作。从业40年来,赵莉还为《八千年书法源流展》《甘肃历史文物展》《红军长征百将墨迹展》《甘肃出土文物展》,明代绢本《青绿山水》、清代绢本《八骏图》、清代纸本《山水花鸟》、清代纸本草书、清代徐世昌纸本行书、清代锦《藏医图》等众多展览的书画作品进行修复装裱,受到业内和同行高度赞誉。

■ 希望更多年轻人投身于文物修复事业

“这项工作在别人看来单调乏味,但我从入门开始就特别喜欢。”回忆起当初在故宫学习文物修复,赵莉委员说,站在老师傅的身后,仔细观察老师傅的每一个步骤,哪怕不动手也受益匪浅,偶尔老师傅让她亲自操作一下,都会感到非常兴奋和满足。

如今,40年过去了,赵莉委员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使命和信念。如她所说:“文物修复工作是一个遵循本心的过程,需要爱心、耐心、细心与责任心。”但是,也恰恰因为文物修复工作需要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导致文物修复人才长期处于后继乏人的情况,成为制约文博事业发展的短板。

据国家文物局调查显示,全国文物系统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而我国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专技人员却不足2000人,许多博物馆里几乎没有专业文物修复人员。补齐文物修复人才缺口实为文物保护工作之急。

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2018年全省“两会”期间,赵莉委员就呼吁要加强对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她说,文物修复是一个寂寞、艰辛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具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同时还承担着巨大的责任。目前,文物修复技艺传承还主要依靠“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且必须经过长时间才能见成效。行业标准缺失,培养机制不健全,都使得文物修复工作面临人才危机。赵莉委员建议,从国家与行业层面给予适当的资金和政策倾斜,鼓励优秀年轻人才进入文保修复行业。高校与博物馆合作办学,聘请有经验的修复师参与高校教学。鼓励老师傅积极带新人,鼓励和培养年轻人热爱历史、热爱文物的兴趣,让更多的年轻人投身这一职业,让更多文物焕发出属于时代的光彩。

来源:协商报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