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履职

脱贫攻坚/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脱贫攻坚

西和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产业扶贫

西和县把2019年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关键年和冲刺年,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产业扶贫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战略重点和根本出路,把壮大特色产业,积极构建产业体系作为实现群众稳定增收的长效化措施,扎实推动产业扶贫工作。

一是把牢主攻方向,校准脱贫攻坚靶心。在省市各级帮扶单位的大力帮扶下,西和县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短板不断补齐和完善,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积极调整思路,把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及时传达省市脱贫攻坚会议精神,细致研究、安排部署产业扶贫工作。在欧阳坚主席的精心指导下,西和县按照“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和“长中短结合、多元化发展”思路,积极培育到户产业,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以半夏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养鸡为主的畜牧养殖业、以花椒和八盘梨为主的经济林果业”特色优势产业。制定下发了《关于2019年产业扶贫的安排意见》和《关于2019年产业扶贫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

二是强化政策支撑,构建产业扶持体系。在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市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同时,制定出台《西和县2019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配套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升级意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奖补办法》,完善落实《农业产业脱贫“双扶双带”奖补办法》《贫困户到户产业扶持资金投放管理办法》《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构建“1+5”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从贫困户到合作社、从到户产业到合作社产业,全方位、一条龙给予政策支持,为全县发展产业提供政策保障。

三是科学合理规划,完善产业发展布局。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集中连片、整区域推进,开辟贫困村产业集中发展、示范带动、规模发展的新路子,形成点、园、带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通过选择有发展能力的合作社,采取对规模化流转土地、代种代养、代购代管等实施产业奖补的方式,快速推进产业示范点和产业生产基地的建设。截止目前,鼓励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贫困村产业扶贫示范点223个,产业基地181个。

四是坚持分类施策,培育壮大到户产业。根据贫困户发展能力和意愿,坚持分类施策,对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支持从事适度规模种养业,对发展产业能力不强的贫困户,通过新型经营主体,采取“代种代养”等方式,带动发展特色产业。截止目前,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马铃薯等种植业13.58万亩,发展苹果等经济林果1.91万亩,实施果园管护2.28万亩;发展牛、羊等养殖业17.74万头(只、羽、箱);发展“五小产业”,其中小庭院9个、小作坊190个、小手工361个、小买卖393个、小家禽48002个。扶持337个合作社通过“代种代养”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马铃薯等种植业1.21万亩,发展苹果等经济林果0.7万亩,发展牛羊等养殖业18.46万头(只)。

五是注重龙头引领,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以“三变”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试点模式,通过政府配股、农户入股、土地流转、社内务工等方式,合作社(龙头企业)既解决了资金、资源、劳动力短缺的发展难题,贫困户又实现了家门口就近就业和多重收入,实现了合作社(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双赢”。以省政协协调引进的项目企业为基础,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探索出了三种带贫模式(“合作社+产业配股+贫困户”“合作社+土地流转+贫困户”“合作社+就近务工+贫困户”),为贫困户增收拓宽渠道。

六是强化作风保障,营造干事创业氛围。紧紧抓住干部作风这一关键,以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和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注重示范引领和以上率下,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包抓最贫困的乡镇、联系最贫困的贫困村和贫困户,43名县级领导联系20个乡镇、包抓86个贫困村,认真当好施工队长,积极安排部署产业发展工作,身体力行,深入到贫困村社,鼓励引导合作社、贫困户大力发展产业,把求真务实作风落实到工作各环节。坚持上下联动,县级联乡领导包抓联合社,各乡镇分别确定一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包抓一个产业示范点建设,农业农村局为每个乡镇选派10名技术指导员,指导和督查示范点建设,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到各乡镇调研指导产业发展,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产业的良好氛围。

来源:省政协帮扶办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