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服务

媒体矩阵/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服务 > 媒体矩阵

中国日报:甘肃西和巧手“绣”出脱贫路

中国日报2019年2月26日报网融合报道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包集村的很多妇女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刺绣、草编手工艺制品来赚取一些收入以支付部分家庭开支。

图为石堡镇包集村的绣娘们正在绣花。近年来,西和县“巧嫂”、“巧妹”、“巧汉子”等劳务品牌成为西和农民增收亮点(摄影 余军 )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这是一首当地女性耳熟能详的古老歌谣。

西和县地处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属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这里既继承了最为悠久的乞巧文化,同时又是中国18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其384个村庄中有223个极度贫困。

作为乞巧文化的主要发端地之一,几个世纪以来,悠久的乞巧文化,孕育了当地妇女能编善织的传统技艺,她们擅长刺绣针织才艺,代代相传。

流传在陇南市西和、礼县西汉水沿岸一带的乞巧节是秦人古老的遗风,“巧娘娘”原型就是秦人先祖女修,因擅长纺织,被演绎为天上善织云锦霞衣的织女。据载,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 (巧的意思是聪明)。乞巧这一古老的节日在当地年年上演。每年农历六月最后一天晚上到七月初七,未出嫁的姑娘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歌舞活动,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

今天,这些陇南心灵手巧的西和县妇女正利用她们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绣工,打造妇女刺绣品牌,“绣”出了一条脱贫路。

张芹是当地刺绣协会“乞巧坊”的创始人,也是大柳村一位受人尊敬的绣娘。“我从小就喜欢刺绣,喜欢看着别人做针线活,也喜欢钻研这些。”她说,“我8岁的时候绣了10副枕套,卖了4块钱,那时候家里也没钱给我买新衣服,我就用这钱给自己扯了一匹红绸布,自己缝了件红夹袄。”张芹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不断钻研绣工,以其精湛的作品逐渐赢得了大家的认可,村里的妇女经常来找她指导。

西和手工刺绣丝扇以其图案生动、针法细腻,深受人们喜爱。图片陇原巧手联盟提供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芹得知县妇联正在向外界宣传推介西和本土的刺绣产品。在详细咨询后,她将自己平时所绣的枕头套、车枕等刺绣品拿出来参选。没想到,她的绣枕被选为西和乞巧文化艺术节旅游产品参加展销,受到众多游客的一致好评。

“随着生活的改善,我想通过刺绣来帮助别人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张芹说。

2015年陇南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她也看到了网络的商机,在县妇联和镇电商办工作人员帮助下以及家人的支持下开办了自己的网店,打响了电商扶贫的第一战。同一年,在家人的帮助下,张芹建立了刺绣手工艺制品厂房,并将其命名为“乞巧工作室”。厂房起初只有十几个帮手,后来逐渐成长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刺绣组织——“乞巧坊”刺绣协会,如今她的“乞巧坊”刺绣协会吸纳会员179名,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妇女30名。该协会通过开发“乞巧文化”元素的手工刺绣产品,通过集中和分散的方式培训妇女刺绣人员,从而提升从业人员的工艺,不断加强产品竞争力和知名度。截至目前,协会产品交易额累计70万余元,会员年平均收入3000至4000元,仅去年一年她带领村上的姐妹销售刺绣产品4000余件,收入达20万多元。

加入协会的妇女们平时照常在家务农,做饭,照顾孩子,一有功夫就会拿起针线做绣工。张芹说:“妇女们能用绣品赚点钱了,也就能在家里抬起头了。以前,即便买件10块钱的衣服都得跟自己的男人开口,现在不一样了,妇女们在家里有尊严了,敢做选择了。”

2016年,中国妇联将西和县确定为扶贫示范基地,并开始对“乞巧坊”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其中一个受益者是包集绣艺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吕小红。自全国妇联定点帮扶后,为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解决村上贫困户脱贫增收问题,她决定以“包集绣艺文化发展公司+基地+妇女+贫困户”的模式开展脱贫帮扶工作。9月初,公司吸纳36户贫困户加入公司,占全村贫困户的62.7%。贫困户自筹2000元(因客观条件无法自筹资金的贫困户,由村扶贫互助金协会为其入股资金提供贷款),全国妇联定点扶贫示范基地为入股的贫困户每户配股3000元,每户贫困户享有股权5000元,同时公司和贫困户签订协议,承诺在2019年整体脱贫之前,即使经营不好,每年每户贫困户保底分红1000元,公司经营业绩良好则每年按照享有股份等比例上浮为村民分红。

目前公司共吸纳贫困户36户,占全村贫困户的62.7%。在生产经营中带动刺绣加工户20余户,每户预计收益2000元左右,通过公司的带动引领使贫困妇女不出村不出户就可以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为妇女在脱贫攻坚行动中搭建广阔的舞台。同时也保护了传统乞巧文化遗产。全面带动以乞巧文化为主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按照电商扶贫模式,2016年,吕小红在淘宝上注册了1家网店,上架手工刺绣工艺品,剪纸工艺品,草编工艺品,字画等各类特色民俗产品,线上交易额达到5万余元。

西和县长道镇青龙村妇联主席罗书梅表示:“产业化是一个好事,但西和刺绣目前最大的问题还在销路,绣品还没有打开市场,都是依靠熟人或者每年一次的乞巧文化节做点推广,对扶贫的作用还是有限。如果能在政府的帮助下,把愿意做的妇女集中起来,定点定时的做,或者作为固定的货源,情况会好很多。” 2016年,因对乞巧文化传承做出的贡献,罗书梅被西和县文广局评为县级乞巧文化传承人。

对于乞巧刺绣未来的前景,罗书梅谈到:“说实话,我们现在的生产依然较为被动,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接到下一个订单。为了避免库存过剩,大家也不敢大量生产。订单一来,我们就得加班加点地完成。”

张芹对此表示认同,她说:“去年,我们突然接到上海的订单,要求我们在一周内生产2000件产品。但是我们花了两天的时间才购买到所需要的面料,而每个手工制品需要经过14道工序来完成。为了完成订单,我们不得不昼夜不停地工作四天。订单完成时,我累得,几乎晕倒了。”尽管辛苦,张芹却始终有着乐观的态度:“我生长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小的时候我们会有吃不饱肚子的时候。然而,贫穷教会我,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以乞巧文化为抓手,手工刺绣已成为西和县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重要技能。在甘肃省政协及各级力量的帮扶下,截至2018年,西和县共建立起42个村级刺绣协会。该县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8年,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全年出列贫困村75个,减少贫困人口5216户22276人, 贫困发生率从17.4%下降到11.7%,顺利完成年度减贫任务。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