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议政

议政建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协商议政 > 议政建言

加强党的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

加强党的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

杨维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交流、大融合,前提和基础是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北边疆地区文化多元、宗教多样,存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内在张力的状况,强化国家认同、建构国家认同,根本在于加强党对各项事业、各个方面的领导,在于加强党的建设,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一、国家认同日益成为

当今时代多民族国家的重大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国家认同建构都是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确认自己的国民身份,并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它是维系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纽带,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后冷战时代,国家认同已成为民族战乱、国际纷争乃至国家疆域变迁、政权更替的重要因素。随着民族主义“第三波”浪潮席卷全球,民族主义不仅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稳定、领土完整以及国际政治格局都形成了严重挑战。因此,国家认同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核心内容,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西北边疆地区民族问题的本质体现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国家认同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政治发展、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政治寓于地理之中,就地理位置、发展水平、民族结构、文化传统、历史变迁、国家安全、外部干预、政治生态等方面而言,西北边疆都是我国最独特而又重要的地区,这种独特性自古便是历代中央政府、周边政权乃至世界大国认知中的重要问题。作为中亚腹地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北边疆地区,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屏障、国防要冲,其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使其深受大国博弈和国际格局变动的影响。因此,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分裂图谋造成的消极影响依然存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多种社会思潮在西北边疆地区相互激荡、国外政治势力不断渗透,“三股势力”迅速发展,使这一地区民族问题日益复杂,并日益成为国家决策层、理论界以及普通公众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

在国家认同结构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对国家的政治认同。近年来,学界从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国家认同展开多向度考量,对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国家认同危机的表现以及国家认同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机制等,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实践表明,现代多民族国家除了具有民族共同体的属性之外,更为根本的特征仍然体现为国家是一个法律上的政治共同体。由于政党政治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显著特征,特别是在我国民族多元、政治一体的国情下,执政党成为国家政治认同的重要载体,也是各族人民维系国家认同的关键一环。因此,增进各民族文化认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都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二、加强党的领导

是促进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建构的逻辑起点

党的领导是推进民族地区革命、建设不断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结近代以来国家与军队割裂、中央与地方割裂、国家与社会割裂导致的国家软弱无力、一盘散沙以致遭受列强侵略的惨痛教训,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其突出优势体现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上。实践证明,党的正确领导,是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进步的根本保证。这是因为:首先,党能够超越狭隘的民族利益掣肘,站在中华民族全局高度,一视同仁领导、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其次,党站在各民族共同的立场上,构建各族人民平等共享的政治制度,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政治保证。再次,党是确保不同地区、全体人民实现均衡发展、共同富裕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生成机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从来都是与处理好民族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两个大局”发展格局逐渐显现,区域发展差距因历史、地理、时代条件等原因往往以民族间的发展差距显现,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关键因素。党中央部署实施的统筹东西部、民族地区与内地协调、均衡发展举措,体现了“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总要求。然而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有其内在的规律,多民族国家基于一致性的文化认同构建国家认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领导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最基本的政治共识,是国家认同生成的心理基础,从而构成国家认同的核心。

三、加强民族地区党的思想建设

是增强各民族国家认同的关键所在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最长远和最根本的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本质上是认同教育或共识教育,目标就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是通过一定的具体的文化载体,达到集体一致性的过程,这也是解决人类集体行动困境的手段之一。作为古代东西方交流的桥头堡、多种文明交汇的集散地,古丝绸之路的黄金段,西北边疆地区是所谓的典型的“民族走廊”,其中必然保留众多的民族历史足迹与文化沉淀。由此,西北民族地区历史地形成了思想文化多元、宗教形态多样、生计方式差异显著的特点,民族性、宗教性、边疆性成为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变量,这对传统的强调通过民族文化一致性的国家认同建构形成挑战,但各民族对党的感情、对党的领袖的追随是一致的,这是最大的共同点。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增强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必然要求。在国家认同构建的漫长过程中,第一步首先体现为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主要包括对党的领导的认同和对基本政治制度的认同,这种认同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党的思想领导是党的全部领导工作的灵魂和基础。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不同时代产生了一系列不同的理论成果。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具有中国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因而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最大的思想理论共识。这种理论成果一经武装群众便在国家政治认同中发挥灵魂和核心作用,成为协调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桥梁,从而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因而也必然成为西北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建构新的“合理内核”。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意识形态的核心,远远超越民族差异成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心理基础,是民族向心力、国家凝聚力的动力源。纵有历史形成的民族间亲疏关系的差序格局,依然不能阻挡民族团结事业的进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共产主义这一共同的理想信念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作为文化的灵魂,宗教在民族认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把党在宗教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民族地区加强党的思想领导,必须处理好党的思想理论与宗教的关系,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在西北边疆民族地区,要旗帜鲜明地宣传是党领导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族群众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旗帜鲜明地宣传我们党之所以由胜利不断走向胜利是因为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因为有一代接一代的伟大领袖的英明领导。

四、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

要抓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民心工程

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关键在于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与民族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不仅是民族地区群众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而且是民族地区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消除民族群体中消极因素的重要实施者,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性因素。民族地区党的领导主要通过党的干部和党组织实现,民族群众对国家的感知首先从党的干部中获得,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往往成为民族群众国家认同的第一印象。由此可见,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干部队伍是关键。要更加清醒地认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把加强思想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断增强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工作能力和党性意识。

打造民族团结的共同利益基础,是增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途径。国家认同最终要落实到民族群众的现实生活中。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他明确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再完善的思想理论如果不能很好的关照群众的现实生活,最终必然失去群众。当前,大力实施的脱贫攻坚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少数民族将通过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打破狭隘的血缘和地域为基础的价值观念,以理性为基础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进步,这必然有利于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非理性传统文化的发展变迁,从而在知识观念和生计方式更新中,从根本上实现人的现代化,消除社会结构分割和社会心理疏离,为不同民族基于现代化的共同文化、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

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只有不断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对我们党的拥护、追随,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听党话、跟党走,才能强化他们对伟大祖国的认同,进而实现各民族的“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相互依赖”和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作者系省政协研究室副主任)

来源:协商报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