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甘宁三省区政协南梁精神研究
座谈会上的讲话
欧阳坚
(2018年5月30日)
刚才,4位同志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介绍了对陕甘边革命历史尤其是南梁精神的研究情况,以及下一步的考虑和设想。陕西省政协李冬玉副主席以宽广的视野,以长期研究红色文化、延安精神、照金精神的丰富经验,对陕甘边历史怎么研究、南梁精神怎么提炼和归纳,讲了非常专业、非常精辟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非常有指导性。宁夏自治区政协洪洋副主席几代人都是我们党的革命的见证者、参与者、支持者,他从自己祖辈和我们党血浓于水的关系讲起,对我们党充满着深情、充满着挚爱,让我们深受激励和感动。
最难得的是,大家的讲话和发言,在对进一步深化陕甘边革命历史研究,对南梁精神再做新的探索、分析、归纳、概括等方面,达成了充分的共识,都愿意从不同的角度,联合、共同地把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一起完成好,把南梁精神弘扬开、传下去,这是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为我们下一步合作开展研究奠定了重要的认识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结合大家的发言,我谈3个方面的建议,一起交流探讨。
一、要进一步深化对陕甘边历史和南梁精神内涵的认识
南梁精神的地位和价值在党的历史上是极为重要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是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等革命基因一脉相承的。我们在这方面的认识还要深化和提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展专题研究的一个原因。
(一)南梁精神不是孤立出现的,也不是自生的。为什么这段历史能够延续,为什么南梁革命能不断失败又不断走向胜利,最后陕甘边根据地成为了红军的落脚点,这些在思想、理论、作风方面都有独到的地方。同时,南梁精神又是对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红军革命精神的积极的继承和弘扬,对之后形成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说,南梁革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是我们党逐步走向成熟的节点;南梁精神是对我们党的革命理论、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二)南梁精神是我们党不断地在成功与失败中,反复地思考、反复地进行革命实践的成果。毛泽东主席曾讲,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我们党革命历史上“两点一存”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说,为什么会“硕果仅存”?这不是偶然的,是反复地反“围剿”、不断地在失败中再崛起的过程。正是由于有这样一个根据地给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才有了后面革命的胜利;也正是因为这个落脚点在延安周边,才能让我们的红军能够很容易进入抗日最前线,使我们党成为领导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所以说,这“两点一存”绝无仅有,值得好好地分析和总结,进而看到陕甘边革命和南梁精神的价值、地位和影响。
(三)对南梁精神的丰厚内涵和时代价值,还需要再挖掘、再研究、再提炼。就当前南梁精神研究现状来看,原来我们概括的很多东西还不准确、不完整,有些可能比较牵强,有些可能还没概括进去。同时,南梁精神对我们当代有特殊指导意义,是需要我们吸收传承的,还需要赋予南梁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比如:
1.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路线是需要永远坚持下去的,群众路线能够坚持好,我们党就繁荣、就强盛;群众路线但凡坚持不好,我们就要走偏差,“左”的、右的思想就会泛滥。所以,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就在全党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现在而言,党的宗旨意识在个别领导干部身上弱化了、丢失了,还需要重新回归。而在当时的陕甘边,这方面是体现得最充分的,红军和政府跟老百姓的关系是最融洽的,毛泽东在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甘边区后,看到了良好的军民关系、看到了一种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高度称赞了陕甘边区的群众工作。这也是中央能够在陕北最终落脚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在陕甘边体现得很充分,无论是政治路线,还是军事斗争,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既能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又不唯书、不唯上,而是根据实际创造性地理解、创造性地执行,使得“实事求是”等党的思想理论的核心要素,在陕甘边得到了正确、充分的体现,也是有大量的案例予以佐证的。
3.坚定的信念。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在他们屡遭挫折、屡败屡战的情况下,对革命的初衷不变,坚持一切为了党的利益,一切为了维护团结,这就是崇高理想信念的力量。如果没有这种信念,叛变的、逃跑的、回去教书的、回农村当农民的就可能会更多。
4.统一战线。我们党搞统一战线,最初只是单纯地搞国共之间的统一战线,对跟工商业者、富农中农、学者专家等搞不搞统一战线,是没有设计和研究的。而在南梁革命根据地,政府和红军跟工商业者的关系很密切,同时又广泛地跟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国民党内部的军官等社会各界建立了关系,虽然他们不是统一战线的发明者、创始者,但实际上已经是实践者,为后来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成熟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正因如此,陕甘边红军才能在艰难困苦中延续发展,才能在夹缝中生存壮大。
5.既抓革命,又抓经济。利用社会资源、依靠工商业者发展生产,为革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在南梁的历史当中都有体现。如果只搞革命,只扛枪打仗,红军的给养和后援就无法保证。南梁的革命领导者非常务实,思维是系统的、全面的,不仅考虑当前,而且考虑长远,他们不仅认识到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而且进行了深入实践。在苏维埃革命政权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使得当地的经济发展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商品流通活跃了,这为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
6.顾全大局。顾全大局在刘志丹、习仲勋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对来自当时陕西省委的一些错误决定,既能服从,但不盲从,能紧扣实际地去执行,而且在个人蒙冤时能够顾全大局,能够以党的利益为重。也正是因为以他们两人为代表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缔造者们为维护党和红军团结作出的努力和牺牲,才避免了陕甘边革命的失败、红军的分裂,也才在当时的陕甘边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精神面貌和政治生态。等等。
这些都是南梁精神需要进一步挖掘的丰富内涵,也是南梁精神时代价值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能够实践好,许多问题都能很好地解决。
二、要进一步加强对陕甘边历史和南梁精神的研究、宣传
当前,我们对陕甘边历史和南梁精神的研究和宣传,与其他革命精神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一)南梁精神研究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史料不全。史料都是分散的、零星的,很多同样的史实,时间、人物、地点都对不上。二是研究不深。从研究的程度来看,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还存在不深、不细、不准的问题。三是成果不多。尤其是跟延安精神的研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四是宣传不够。由于研究不深、成果不多,致使宣传的力度还不够,没有形成影响力。
(二)南梁精神研究不够的主要原因。一是研究力量过于分散,各自为政的状况比较明显。很多研究还是个体性的、个人性的,部门、机构、团队整体开展专门研究的比较少。二是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工作缺乏应有的专业性、连续性、系统性。三是研究成果的收集是碎片化的,没有整合起来,也没有集中起来。导致我们的史料不全,也难以验证,一些史料的客观性、准确性容易受到质疑,研究成果也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四是还没有把这段历史和南梁精神纳入宣传教育工作范围,进行重点考虑。没有持续不断地宣传推介,更没有做到进学校、进机关。
三、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和考虑
(一)要有方向、有重点、有目标地对南梁精神,进行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要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把南梁精神放在中国革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系统研究其蕴含的人民性、革命性、实践性、科学性和时代性。这样才能恢复其应有的历史地位,这是做好一切研究工作的基础。
(二)要深度挖掘、系统概括南梁精神。对南梁精神的实质、精髓、要义要归纳好、阐述准。要让大家都能够充分认同和接受,让普通民众记得住、耳熟能详传得开。要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区别开来,有客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支撑,这是这次研究乃至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任务、一个关键环节。
(三)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改变我们过去碎片化的、各自为政的状况。由陕甘宁三省区政协牵头搭建平台,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特别是和各种学术机构、知识分子联系密切的优势,把有关团体和专家学者动员起来,开展讨论、交流和沟通,互通信息,交换观点,达成共识。
1.要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工作构架,持续做这项研究工作。我们在陇东学院成立了一个研究中心,希望陕西、宁夏能通过这个中心一起来开展课题合作和交流研究,可以把三省区这方面的教授、专家都聘请来,成为特邀研究员,每年研究一批课题,一起分工协作。
2.共同收集史料和研究成果,共用共享。一是史料的征集。历史研究特别是党史研究,是非常讲求客观实际的,要经得起历史检验,首先就要把史料征集全。收集的资料要讲清楚是什么,从哪里来的,完了编辑目录、或者复印成册,为研究工作提供“弹药”和“粮食”。特别是要抓紧做好口述史等史料的抢救性征集。二是研究成果的征集。研究前人的论文集、文章、著作等成果,能让我们知道前人研究过什么、哪些可以借鉴,但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要往前走,不能重复别人的成果,要坚决反对拼凑和抄袭。
3.共同做好南梁精神的宣传推介。这方面我们甘肃先带头,然后三省区一起推介、一起宣传。要让南梁精神进教材、进书籍、进课堂、进机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段历史,来感受南梁精神的力量。同时,研究和宣传是相辅相成的,宣传好就会促进研究,研究好又能帮助宣传。希望党史、档案等部门和单位多给媒体、报纸、杂志写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陇东学院要把陕甘边历史和南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做好,要为中小学编相应的读物、材料。
(四)需要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一是抓紧收集史料、文物,年内把三省区掌握的资料汇集成册,共享共用,为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于今年9月底完成。二是今年底开始准备,明年上半年三省区分别选题,开展涉及陕甘边历史和南梁精神的专项研究,明年4月或5月份召开研究成果沟通交流会,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论文和综合报告。三是明年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85周年。拟定于明年10月份在甘肃庆阳对陕甘边革命历史暨南梁精神进行研讨交流,邀请国内党史专家和相关领导参加,力争推出一批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