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振甘肃人的文化自信”系列丛书项目
启动座谈会上的讲话
欧 阳 坚
(2018年4月28日 根据讲话录音整理)
我代表省政协对参加今天丛书开题论证座谈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9位专家学者针对这套丛书该不该编、怎么编,提了非常专业、非常中肯的意见建议,指出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切中了要害、抓到了关键,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通过大家的讨论,取得了一些共识和成果。第一个共识,是大家都认为这个丛书值得编,无论当前还是以后,它都有很强的意义和价值;第二个共识,是大家对怎么编好这个丛书发表了真知灼见,就如何把这套丛书与以往的文化类书目区别开来,最大限度体现它的通俗性、普及性、生动性,使它真正能够推广和普及,包括在网络、报刊、影视、动画等方面拓展和传播,并扩大丛书的影响力等,提了很多可行、有益的建议,增强了我们编好丛书的信心。
借这个机会,我就自己的一些考虑和初衷与各位专家学者作简单沟通。
一、开展这一研究的初衷和目的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讲得比较多的一项内容,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繁荣。过去讲“三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把它加成了“四个自信”,并一再强调文化自信是其它三个自信的根基,是要害、是关键。没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失去了基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专门讲到,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立不起来。中国要富强、要振兴、要实现中国梦,在物质财富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最重要的支撑和力量就是文化。
文化是什么?大家感到又玄妙又普通。其实我们人人都是文化的践行者、感受者、传播者。按照我的琢磨和体会,文化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历史的、集体的记忆,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我们之所以是中华民族,而不是另一个民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文化,以语言为核心形成的一整套文化,成为一个民族的标识。另外,文化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心灵纽带,我们形成一个民族,过去更多的是依靠部落、家族,现在则是依靠文化认同,我们中国原来有很多不同的民族,最后成为中华民族,就是因为我们在心灵上是相通、认同的,如果没有文化,这个魂就没了,这个纽带就没了。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最重要、最深沉的精神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它比物质的力量还坚不可摧,影响力更强、时间更久远,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根本原因就是中华文化,让我们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思想体系、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文化支撑了中国、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任何战火打不垮、摧不毁,所以中华文化是最灿烂、最辉煌的,也是中华民族最引以自豪的关键所在。反过来讲,如果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文化在蜕化,它的文化特质、它的文化优秀基因在散失,那么这个民族和群体就丢了魂、失了根,成了一团散沙,没有了心灵的寄托,没有了精神的支撑,因此,这样的民族和群体就不会振兴和发展。
就甘肃而言,我们曾经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文明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都没有任何异议。我们随便一讲就是七千年、八千年,可以从伏羲女娲说起,可以从周先祖、秦人说起,都是从甘肃发祥走出去的,打了一片天下,甚至统一了中国等等。即便是到了现当代,在改革开放前,甘肃除了粮食不能自给外,在经济方面,特别是在工业、社会进步、城乡居民收入方面,人均产值、人均GDP、人均城乡收入等数字指标,在全国都排在中上等,在西部地区排在前三名,这说明甘肃不是一直那么穷,也不是一直在垫底。甘肃的衰落是从九十年代以后开始的,我们没有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会,原因是观念出了问题,价值取向出了问题,行为方式出了问题。但即便这样,甘肃仍然在文化上做了两件非常轰动、让世人仰慕的事,一是出版了《读者》,二是创作编排了《丝路花雨》,这两件事在文化上是轰动性、革命性的影响,这说明甘肃的经济在逐步落后,但在文化上异军突起,作了全国最靓、最有影响力的事情。作为甘肃人,我们值得自豪、也值得骄傲。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甘肃人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气质,比如,甘肃人深沉稳重、忠厚朴实,再加上吃苦耐劳、不畏艰险,这是了不起的品质,它在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中正在丢失,但在甘肃还保留着,这是我们的文化重树、再振兴的基础。否则,急功近利,不讲诚信、没有孝道、不择手段、金钱至上,这些都是垃圾、是糟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文化大肆泛滥,污染了我们的红色革命基因、优良的传统基因。
我通过阅读各种甘肃的文化历史书籍,包括唐代的诗歌,深切感受到,甘肃人有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操,这种优秀的基因和联系纽带,在甘肃人身上特别融合,不仅在家庭之间,在家族之间都是很深厚的,现在很多发达地方、沿海地区已经很淡很淡。为什么我们能爱国,首先是我们爱家,爱家的人才可能爱国,家都不爱的人,一般来讲,绝对不会是个爱国者。
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比如戈壁沙漠的苍凉、辽阔和雄壮,塑造了甘肃人特有的英雄主义精神,敢于为国家牺牲,敢于为亲人舍命,敢于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候挺身而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情怀!这也是从历史上到现在,甘肃忠臣很多、名家很多的原因之一。一直到现在,甘肃有很多的将军,这跟它的英雄情怀是分不开的,英雄情怀是怎么造就的,我认为跟气候环境有很大关系。现在这样的英雄越来越少了,关键的时候,都为自己着想,国家危亡的时候,没有几个人能挺身而出。这种气候环境塑造了人的另外一种境界、另外一种情操、另外一种意志,这个比小桥流水对人的人格塑造要有价值、有意义的多。甘肃在历史上曾经长期是边关要塞,是中国西北的大门。谁来守着西北?是甘肃人和陕西人在守着这个大门,没有他们守着,北边的祸乱将不断,中国还会繁荣吗?还会强大吗?正是因为我们甘肃人守住了这片国土的安宁和完整,这后面的原因是什么?正是英雄情怀。
然而,由于自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近现代以来,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放缓,与其他省份的差距逐渐拉大,直到去年跌入谷底,这对所有甘肃人来讲,都是很遗憾、很揪心的,都是不愿意看到的。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各种消极因素在不断滋长、叠加,生成了一些特有的现象,比如,自暴自弃的有之,自我矮化、自我诋毁的有之,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有之,等等。一段时期,“唱衰”甘肃、甘肃该穷这一类的舆论甚嚣尘上,特别是今年以来,更是铺天盖地,一轮接着一轮来。更让人揪心和难过的是,相当多的甘肃人,竟然听之任之、毫无所谓,既不发声,也不反驳。一切有良知的人,热爱自己家乡的人,肯定是痛心疾首。所以就有人发问,甘肃到底怎么了?这是个惊天的大问号,这是所有甘肃的有识之士,有文化、有良知的人应该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坚决不能逃避。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最有杀伤力的原因应该是我们甘肃人自己没自信、没底气,还自己站出来骂自己。这就导致我们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我们的干部作风、工程质量等等,处处受人诟病。甘肃怎么了?首先应该是甘肃的文化怎么了?甘肃人是文化的载体、代表,冷静地来思考,到底甘肃文化怎么了,可能正是因为我们甘肃传统的文化积淀的太深厚,历史给我们的包袱又太沉重,这就反而使我们对现代的文明成果、科技、文化、市场经济理念等反应迟缓,甚至有些人还存在着一种本能的抵制、排斥,因为我们已经有一种习惯思维,什么事都喜欢翻过去看,缺少往前审视世界、看待自己的一种思维习惯和视角,对一切新的事物不敏感、不主动,不愿意去积极地学习。所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勇于进取、敢为人先,似乎离甘肃人都比较遥远、比较陌生,我们可能在讲话、写文章的时候都会用这些词,但在生活中、工作上,对这些新的理念、新的价值追求、新的文明成果,主动去接收、主动跟我们的传统文化去嫁接、融合做得不够,我想这是我们在文化上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
另外,更加让人忧虑的是,我看到了一个现象,就是热爱家乡、故土难离,这本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个美德,但是现阶段,在一些甘肃人身上,可以说是渐行渐远、逐步消失。给我们看到、给我们留下的是什么,是相当一部分人尽快离开家乡的脚步,尽情责骂故土的舆声。我当初来甘肃工作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志,包括北京、云南的,他们就问我怎么跑到那么远、那么穷的地方去了?这都没关系,悲哀的是甘肃人也来跟我说,这儿是个苦地方,你来这儿受苦了,你来这干什么,你来这儿吃亏了,等等。最刺激的是有一次见一个甘肃的小姑娘,说甘肃不行,又穷、又乱、又脏,既不见树叶也不见林。我给她举了一些甘肃的历史讲给她听,比如伏羲女娲等等,她居然都不知道。说她一直忙着读书,读到十六岁就考大学出去了,毕业以后留不到北京坚决不回家乡啊。后来我就想,这一代年轻人,居然对家乡是这样一种认识和判断,对家乡的历史文化了解得这么浅薄,只靠一个简单的判断,富裕的地方就是好地方,贫穷的地方就算文化再好也是个坏地方。我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但凡有点财力、有点身份,都有一个普遍的冲动,就是让孩子好好读书,读完书到省外大城市工作、扎根,很少有人说让孩子学成回来建设家乡,让它也繁荣起来、发展起来。翻开好多领导的档案一看,孩子不是在国外,就是北上广,再差也是西安。大家都一心想往外走,不热爱自己的家乡,不热爱自己的故土,这会导致什么结果?
这一切都证明,我们在文化层面上出了问题。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没有很好地、完整地继承和弘扬。好多甘肃人都不了解甘肃的历史,也不知道甘肃的文化有多么璀璨,丝绸之路就知道莫高窟、壁画,其他知道的少之又少。普通老百姓知道的,也是非常零碎和肤浅。现代先进的文化,我们又没有充分地吸收和融合,这就导致我们在思想上没有灵气、精神上没有支撑、做人上没有自信、做事上缺少底气。我们这么丰富璀璨的文化,最后只是少数人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没有推广,没有让大众领会而变成精神和心灵的寄托,从而找回历史的辉煌和做人的自信。
因此,就想请大家来一起研究甘肃的文化,这是践行总书记倡导的文化自信,也以此提振甘肃人的自信心和精气神,这是我的初衷和目的,这也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专家学者和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是我们应该肩负起的对下一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任由这种忘本、丢根,不了解自己文化,丢失优秀文化基因又不接受现代文明成果的现象发展,那我们的心灵在哪安放,我们的精神靠什么来支撑?这会出大问题的。
二、如何做好这一重大研究
甘肃的文化资源非常的丰富,文化方面也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这是我们做好这一轮研究的重要基础。但是,这次的研究又不完全等同于过去学术性、思辨性的研究,主要是从重塑甘肃人形象、提振甘肃人自信心这个角度来进行的研究。所以,是有选择、有倾向的。至于具体的目标要求、题目该不该拟为“提振甘肃人的自信心”等等,这些都不重要。这次的研究是跟那些唱衰甘肃、诽谤诋毁甘肃的论调对着来的,但不是和他们对骂,而是用大量的事件、人物来证明的。
这本书的受众,首先应该是甘肃人,尤其是甘肃的青少年,同时,我们也力争在国内国外也有受众、也有读者。我的出发点是要让甘肃的普通民众看了以后受鼓舞、受启发、受感触,增加自信心、增添正能量。
具体怎么研究呢?在听取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基础上,我有几个建议供大家参考。一是要带着责任、使命和感情用心来写,没有任何功利,不在意在哪发表、稿费多少等等,这是我们应该为甘肃人,特别是甘肃青少年提供的精神粮食,让他们通过看这套丛书,真正获得自豪感、增强自信心。二是从历史到现实、从甘肃到全国乃至世界、从正面到反面三个维度来对比研究,找到甘肃文化的缺陷、不足、偏差和误区,从而理性客观地找到甘肃文化的优秀特质、最能代表甘肃文化的基因符号,把现象后面原因分析透、点清楚,对比找到我们落后的原因。三是大量采用分析历史资料、案例等方法,通过客观真实的研究来说明甘肃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特质,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比如彩陶,可以分析有了彩陶后人类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生存危机的极大化解和人类历史性的飞跃,这样比研究彩陶怎么制作等应该更有价值。四是以小见大、以点到面,也可以分领域、分阶段对某一项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文体上、形式上不拘一格,包括学术性研究、论证性研究、发散性研究,也包括游记、散文、随笔、杂文,只要目标是提振精气神,能让大家有收获、有激励都可以。五是要有原创性,不是对过去的重复、摘抄,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取舍,找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让甘肃人看了增强信心、外地人看了肃然起敬、刮目相看,这才符合这一轮研究的宗旨,才能达到研究的效果。六是文风要通俗、生动活泼,不要学究气、拼深奥,不要写成学术文章,因为我们面对普通大众和中小学生,一定要让这部分人能看得懂、受启迪、有触动。七是以省内专家学者为主体,他们比较熟悉甘肃的历史文化,对甘肃也有感情和责任。与此同时,也要定向约请国内一些名家、大家来参加,每一期编排一两篇他们的文章。
三、要为丛书研究提供一流的保障和服务
第一,省政协为丛书项目和研究搭建平台,为对甘肃文化有研究、有志向、有感情的广大专家学者,在丛书的研究、出版、发行等方面提供保障和服务。
第二,编辑出版方面,只要收到文章,编写审定后达到10万字,就可以出一册,后面来了再接着出,不限定一年出多少册,只要文章好且符合要求,审核后没问题就可以出版,有多少连续出多少。
第三,丛书公开发行,是可以出售的,也可以计入正式成果。经费我们将多方筹措,省政协出一部分,希望出版机构也担一点,费用一方面用在编辑出版上,另一方面用在给作者的稿费上,经费要筹措好、使用好,不能出任何差错。丛书的装帧不求高大豪华,要简朴实用、有文气,让有文化追求的人一看就喜欢;丛书不能做成硬皮的,要轻型化、携带方便;图片也不限数量、可多可少,视具体情况而定、视文章的内容而定。
总之,我相信有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文化自信系列丛书的研究编纂工作一定会顺利圆满完成,并且结出一批又一批丰硕成果,造福于甘肃人民。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笔耕不辍,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我们这一代文化人应有的贡献。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