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履职

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扶持甘肃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若干建议

扶持甘肃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若干建议

  省政协委员廖明、许铭生、高俊峰、朱奇先、陈朝晖等经济界代表人士反映,近年来,甘肃省装备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技术创新,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以产品输出、海外并购、建立研发中心等为主要形式,推进装备制造“走出去”,取得了良好开端。新能源装备制造异军突起,装备制造业已逐步向智能高端方向发展,通过扩大对外开放,电工电气、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一批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树立了甘肃企业品牌。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甘肃装备制造业一些重大项目和工作也将逐步深入,与中西亚等国家在不同层面的交流合作必将更加密切。
  他们认为,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应更好地发挥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和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战略通道的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支持甘肃加快向西开发开放,加强与中西亚等国家产能合作,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将甘肃打造成为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基地。
  为此,建议国家在以下几方面给予扶持:
  一、支持甘肃加快推进装备制造“走出去”,加大国际产能合作。一是支持甘肃加快优势先进产能输出,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企业,建设一批面向中亚西亚、非洲及欧洲市场的装备制造、高新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在中亚西亚、非洲、南美洲等国家建立一批海外生产基地,形成政府、企业、民间多层次产能合作推进机制。二是支持甘肃企业发展海外项目。中亚和尼泊尔矿产资源丰富但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空间较大,甘肃白银公司等企业已在哈萨克斯坦等国投资建设粗铜加工等项目,建议国家对海外建厂企业给予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助推甘肃企业成为中南亚跨国产业合作的排头兵。三是加大对甘肃中欧班列的补贴。甘肃中亚班列目前每周发3列左右,直达欧洲汉堡的专列也已开通,但由于财政困难,对中欧班列的补贴较少,建议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同时整合国内的中欧班列资源,以充分发挥兰州市作为全国物流中心的枢纽作用,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加大政策科技扶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在智能制造、工业强基、“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3年计划等重点专项及行动计划中,加大对甘肃的倾斜支持力度。二是落实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鼓励政策,将甘肃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纳入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支持高端装备、重大装备的创新及产业化。三是通过工信部国家级平台,建立甘肃与部属高校、国家协会、科研院所、智囊机构的联系,优先研究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点关键技术,如有色冶金资源循环利用,重型工程机械装备,交通运输装备,化工、金属和稀土新材料,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等,提升产业未来竞争力。
  三、加大信息化建设支持力度。甘肃地形狭长,地广人稀,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任务艰巨,广大贫困乡村有线宽带覆盖率不到50%。为此,呼吁国家对甘肃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节点给予大力支持,支撑甘肃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等重点工作推进。一是对甘肃宽带网络建设等关键节点建设和骨干企业发展实行差异化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在甘肃设立国家骨干互联网直联点,同时在国家级数据中心及灾备中心布局及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四、加强财政金融支持。一是根据国家工信部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合作平台协议,对甘肃制造业骨干企业进行定点专项授信支持。二是从中央预算内资金和长期建设国债资金中安排一定额度,扶持甘肃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整合优质资源,强化驱动创新,实施若干重大工程,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三是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在按贷款原则投放的条件下,尽可能向甘肃倾斜。四是在制造业项目工程配套上提高中央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降低或取消省级(市州)政府等地方配套。(本文系《甘肃政协信息》2015年第39期)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