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之梦
《河西走廊》剧照
编者按:作为一部梳理河西走廊历史脉络、诠释“一带一路”光荣与梦想的纪录片,《河西走廊》5月11日-15日在央视电影频道重播。特编发此文,以飨读者。
文艺创作肩负重大使命
公元前138年,对于世界历史而言,似乎并不是值得特别铭记的年份。直到一位青年人的双脚,踏入河西走廊向西走去,整个世界的格局缓缓改变,并影响至今。
这一年,安息王朝击败塞琉古帝国,控制了伟大的两河流域,这个新帝国崛起的同时,国王密特里达提一世溘然长逝;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已经称霸地中海,即将进入辉煌的帝国时代。此时,在距离长安西北120公里外的甘泉宫,汉武帝刘彻将象征授权的符节递给了27岁的张骞。在此后的13年时间里,这位年轻的使者穿过悠长的河西走廊,摆脱匈奴封锁,抵达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西域各国,足迹遍及中亚、西亚。当他回到长安时,泪眼蒙眬、须发斑白,整个汉帝国首都为之沸腾,一条贯穿欧亚大陆的商贸通道也随之开启。1877年,德国汉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第一卷中,将这条伟大的道路称之为——“丝绸之路”。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两千多年前张骞曾经抵达过的地方——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东盟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这一承载历史、惠及当下、面向未来的全球性伟大倡议,是基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而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务实之举,也是沿线国家合奏的动人乐章。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战略体现的正是东方大国的勇于担当和卓越智慧。三年多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加入其中,因此收获的实效、感受的品格,已受到更多人的尊重和认可。
对于文艺创作而言,需要我们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智慧”,在故事轻盈的流淌中,实现真正的理解尊重。
《河西走廊》余韵悠长
在丝绸之路的“凿空之旅”中,在两千年来的岁月褶皱里,河西走廊始终与国家经略相伴相随,被称为“丝路黄金段”,贸易、文化、民族、习俗,在这里得到最集中的交汇和融合,更为重要的是,在河西走廊凝结的精神品格,对于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而言,仍然光亮闪耀、熠熠生辉。2015年上半年,中央电视台播出十集纪录片《河西走廊》,纵贯两千年来一个个重大而动人的历史瞬间,横穿河西走廊的沉浮沧桑,播出后持续受到观众热捧。对于广大观众而言,其精美考究的画面、激动人心的故事、回味悠长的音乐、诗意凝练的解说,都令人耳目一新、兴趣盎然,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典范之一。近年来我们不断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这其中至少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要讲什么样的故事?并以此传达怎样的精神品质?这是精神格局层面的问题;二是要会讲故事,让人们愿意聆听这些故事,这是能力水平的问题。将纪录片《河西走廊》放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来考量,其意义在于不仅奉献了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更让我们看到“一带一路”建设的丰厚底蕴和灿烂愿景。
两千年来,在河西走廊上发生了无数的动人故事,纪录片《河西走廊》从中选取了关乎国家经略的二十几个故事,本文开篇的故事就来自第一集。公元前105年,汉使沿着张骞的足迹,抵达今天的伊朗境内,向安息国王献上精美的丝绸,两国使者络绎不绝。在敦煌悬泉置遗址,我们发现了粟特商人写给中亚故乡的书信,谈到了在中国贸易的友好情况。悬泉置是汉代设置的邮政系统,既是一个信息沟通网络,更保证了沿途商贸活动的畅通和繁荣。从纪录片《河西走廊》的故事中,我们会发现,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既有现实的时代背景,更有悠久的历史背景,是植根各国、各族人民漫长历史中的宝贵传统和底蕴。从历史和传统中一路走来,在漫漫旅途中涌现出无数故事,向我们昭示着开放包容的绚丽,传达着合作共赢的美妙。在曾经的历史交汇中,在尊重对方习俗、道路的基础上,在和平、友善的信赖中,造就了河西走廊的伟大传奇,塑造了丝绸之路的历久弥新。
抓住“中国故事”的核心
公元609年,在今天张掖境内,隋炀帝与西域二十七国进行贸易盟会,隋炀帝在《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的诗中写道“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这是最早的“万国博览会”,隋炀帝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摈弃战争令人振奋,远方各国的事务也会蓬勃向上。在13世纪中期,蒙古与西藏的战事一触即发,蒙古王子阔端与西藏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在今天的武威,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谈”,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透过河西走廊,我们会发现,对抗和纷争始终是变奏曲,和平与包容永远是主旋律。
事实上,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并不总是灿烂千阳,在纪录片《河西走廊》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明代后期嘉峪关的“闭关绝贡”,有战火延绵的民族纷争,有林则徐经过时的萧瑟秋风,有左宗棠抬棺出城的时局悲歌,有民国时期的沉重萧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河西走廊三千里,兴衰沉浮两千年,我们看到从困境中一次次崛起的筋骨,在纷乱中一次次开放的智慧。“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两千年的丝路故事,足够滋养我们跋山涉水、从容自信地面向未来,历史沉淀的智慧仍然可以烛照我们前方的路,河西走廊的史海里,我们能够收获足够的勇气和智慧,这,就是我们应该向世界传递和讲述的真实故事。
穿过河西走廊,行走在悠久而悠长的丝绸之路上,我们会真切地看到这样一幅幅画面:西域传入的葡萄、石榴、核桃出现在中原百姓的餐桌上,让人津津乐道,琵琶弹奏的《春江花月夜》令人动容感怀,中国的丝绸、瓷器被西方贵族争相夸耀赞叹,指南针带来了地理大发现。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不同文明在敦煌共同描绘出最明亮的色彩和线条。纪录片《河西走廊》正是这一幅幅动人画卷的当代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核心是“讲好”,这是一种自觉追求的叙事角度,也是一种能被广泛认可的叙述能力。在《河西走廊》中,笔触、故事以及镜头,更多的是“名词”,而不是“形容词”,没有站在高处去向他人灌输观念和知识,而是采取平行视角娓娓道来、渐入佳境,我们讲“中国故事”时首先就应该有这种平视的视角,这是对观众、对他人的尊重。在很多时候,我们总习惯站在自己的视角来告诉别人什么,但安静舒缓的“名词”,常常会比刻意渲染的“形容词”更加打动人心、触动灵魂。《河西走廊》另一个特点是电影与纪录片的结合,这种结合不是外在的“情景再现”,而是如何将故事讲述得更动人、更好看,这是对戏剧规律的尊重,对人性、情感的尊重,所以,这部作品会将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故事,通过巧妙设计纳入电影化的场景设置中,从而更加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习惯。讲“中国故事”的核心,也许就是对“人性”的尊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河西走廊》做到了。
讲好“一带一路”新故事
对于今天“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建设而言,河西走廊早已不是当年的定位。张骞、班超、玄奘、马可·波罗、鄂本笃……他们曾用双脚穿过河西走廊,穿过这条沟通中西的大通道。如今,铁路、飞机、管廊、互联网,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已经变得无比丰富和迅速,但河西走廊沉淀的精神品格,正是“丝路精神”的集中凝练,这既是一条商贸之旅,也是一条文化之旅。流沙漫漫,风雪扑面,那一弯月牙泉,仍然能带给重负远行的人们以清凉和慰藉。站在历史的阶梯上,我们方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在动人的“中国故事”里,我们更能“轻舟已过万重山”。如今“一带一路”的壮美铿锵,不正是两千年河西走廊之梦的动人回响吗?
《河西走廊之梦》是纪录片《河西走廊》的主题曲,由希腊著名音乐家雅尼作曲,在低沉、苍茫和悲凉之中拉开帷幕,草原、戈壁、湿地、沙漠、丹霞,一个辽阔壮美的世界缓缓打开,格局开阔、越陌度阡,无数激动人心、坚韧康健的人物和故事向我们走来,最后体验到的是荣耀和希望。在《河西走廊之梦》中,我们触摸火热的心跳,这是属于所有不甘于平庸和沉沦,愿意书写光荣和梦想的民族。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伟大构想正在成为沿线国家共有的梦。从5月11日开始,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重播纪录片《河西走廊》,再次证明了这部作品持久的魅力。那些发生在河西走廊的“中国故事”,以及那首美妙辽远的主题曲,将继续伴人远行。“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在“一带一路”的壮阔愿景里,新的故事正在等待讲述。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