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回乡创业带头人风采录
鼓励回乡创业推进全民创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劳务经济表彰会议精神,根据省委书记陆浩、省长徐守盛同志的指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于4月1日至7日在全省12个市州(嘉峪关市、甘南州除外)组织开展了回乡创业带头人巡回宣讲活动,宣讲活动共举行报告会12场,涉及12个县区,直接听众9600多人。全国劳模、甘肃省六建抹灰青年突击队队长王润生等11位宣讲团成员结合各自创业的经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自己成功的经验。他们在创业中敢为人先的勇气、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进取的追求、把握机遇的意识、奉献社会的情怀,深深地打动了各地听众,受到广大农民、农民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职业学校学生、下岗再就业职工和基层干部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宣讲团成员深入浅出、生动细致地讲述了从打工到回乡创业的艰难历程,解开了群众不愿闯、不敢闯、小富即安的思想扣子,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受感染和启发。宣讲活动的开展,对于全省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创业成才,形成支持创业、鼓励创业、服务创业、带头创业的良好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期对11位宣讲团成员的创业经历作以集中报道。
全国劳模——王润生
王润生,天水市秦安县王甫乡人。现为甘肃六建“抹灰青年突击队”队长。
家位于秦安县贫困的大山区的他1981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当改革的春潮席卷大江南北时,为寻找新的生活出路。他报名来到省六建当了一名建筑劳务工。
到建筑队后,王润生干起了抹灰工的工种。一身水,一身泥。诚实做人,勇于吃苦,勤奋好学,辛勤的工作使他在公司组织的“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中,获得“鲁班奖”、“飞天奖”、“白塔奖”等20多次。先后荣获“甘肃省青年明星”、“全国青年明星”、“省级青年岗位能手”、“全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甘肃省劳模”和“全国劳模”、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农民工明星”等称号。
1993年,王润生成为抹灰青年突击队队长。在城里站稳了脚跟,由一位农民变成了一名“城里人”。担任抹灰突击队队长后,王润生是个细心的人。他所在的班里,多少年来没有发生一次意外事故。他是个有心的人,工作中,他以情待人,把这个集体看作自己的家,把多名劳务工当做自己的亲兄弟对待,在他的帮助下,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得到了锻炼。王润生更是一个处处留心的人,为了让知识和技术互相提高,他先后自费购买了近千元的专业书籍利用晚上的闲余时间学习、充电。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王润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高级技师。
1996年,他动员乡亲们积极参与政府的“雨水集流”工程的建设,并带动大家在承包地栽种经济果树。在乡村道路建设中,他动员本村一起务工的亲友,拿出部分积蓄,将路修到了家门口,为乡亲们解决了出行困难问题。近几年,他每年回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配合政府劳务部门进行宣传,带动乡亲们走出大山,先后有300多名秦安籍务工者来到建筑队,分别在不同的建筑单位务工,有60%的人达到中级工以上水平,其中有6位现在省建公司系统当班长,11位在建筑行业当小老板。通过滚动带动,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走上了进城务工的路子,使家乡的面貌得到逐年改变。
孙明孝:走出自己的路
孙明孝,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洪德乡寇河村孙阳山人。现为环县北关木材加工厂厂长。拥有固定资产230多万元,年平均收入50多万元,上缴利税4万元。是当地有名的“富裕农民”。
然而,小时候由于父亲体弱多病,家里经济条件困难吃了上顿愁下顿。生活所迫,孙明孝只上了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回家,从此担上养家糊口的担子,东奔西跑。
18岁就学会了木工,1980年3月,孙明孝走出家门,寻找挣钱的门路。几经打工经历,孙明孝最后在宁夏一家木材加工厂找到了活干。接下来,两年多的时间,他白天干活,晚上学习,虚心向老师傅们学习,刻苦钻研技术,很快掌握了各种木活技术。逐步对木工活有了新的掌握。
回到家乡后,他用省吃俭用留下的6000多元钱在洪德、四合塬、耿湾等地做一些农副产品收购。后来又贷款8000多元,自筹12000多元,在环县环城镇门口办起了木活加工厂,年收入可达40000多元。至2006年10月底,孙明孝已拥有固定资产230多万元,前后累计共缴纳各种税费35.4万元,实现利润270万元。
致富不忘根本。孙明孝作为一名个体企业经营者,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先后为家乡人民支助修建村部2间4000多元,修路15公里7250元;拉电5公里3600元;给寇家河村李家塬小学捐赠课桌椅12套,捐款5700元,使原来3间破旧的只有10多名学生上学的三年制小学扩建成6间五年制小学,同时能容纳60多名孩子上学。累计投资14850多元,向社会其它公益事业捐款6000多元。当年的“打工仔”,被省政府2006年授予全省“农民工明星”称号。
李明庭:由普工到经理
李明庭,中专文化程度,庄浪县水洛镇徐碾村农民,现任庄浪县建筑安装总公司一分公司经
1979年至1980年,连续两次高考失利,最后一次只因差0.5分未能录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家人和乡亲们“行行能出状元”一句话启迪了他。面对当时的现实压力,他没有消沉于离开校园的失意中,也没有更多的等待观望,毅然决定参加了庄浪县政府举行的乡镇企业职工考试,随之被分配在甘肃省工业干校学习,两年后被安排到庄浪县水洛建筑公司当工人,从此走上了外出打工、搞副业的行列,时年他才二十岁。
初到建筑工地,繁重的体力劳动常累得他浑身生疼,但他没有退缩,想着一定要在建筑行业内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用打工挣来的钱买来建筑方面的书籍,边打工边学习边实践,由最初一名干零活、累活的普通工逐渐成为一名懂技术、能把重要关口的技术操作工。随后被委任负责技术质量监工。
当技术监工员时间不长,就被任命为分队长,于是他带领80余人去固原、兰州、华亭等地大量承包工程,几年过后,他又拿了几年的积蓄,购置了当时建筑市场上最为先进的施工机具,高薪聘请了技术人员,扩大了施工队伍,建筑项目也由包一般砖瓦房到修平板房,再到楼房的设计与建设。资金力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1991年他返回家乡,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庄浪县建筑公司
公司建成后,由于勤管理,善经营,制订多项制度并严格执行,强化职工素质,明理诚信,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视工程质量为公司的生命,处处按质量要求施工,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李明挺本人也伴随自己的企业一起成长。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省劳务经济工作表彰会上,李明庭被评为全省百名农民工明星之一,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奖励。?
郭建平:拼搏铺就成功路
郭建平中国共产党党员大专文化系定西市陇西县福星镇福星村农民。
90年代初,刚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郭建平,内心里埋藏着一种不安分的抗争。当时困难的家庭状况,让这个时年17岁的农村小青年过早趋于成熟。凭着郭建平诚实肯干的吃苦精神,一年下来,他组建了一支由乡亲们组成的装卸队。每天保证能挣得10元钱。然而面对家中近10口人的生活,这只能是有短期内的改变,家庭状况还是不能够得到长期性的维持。
“难道我这辈子就注定要在这黄土地上过上一辈子吗?就不能换个其他挣钱的方式?”,郭建平的思想开始剧烈的斗争,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有了到外地创业的机遇,成了他生活的一个关键性转折点。
1992年7月,年刚20岁的郭建平加入到县劳务办组织到杭州二轻集团室内成套用品工业公司劳务输出的队伍当中。在异地务工过程中郭建平吃了不少苦头,总感觉还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在打工期间的所见所闻,使他觉得要干事业就得有本事,要有本事就得靠知识。
1995年2月,郭建平辞职停工,用打工挣来的钱自费在浙江省行政学院经济管理系学习,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白天到学校学习,节假日和晚上到杭州批发市场做一些小生意。1997年8月,郭建平顺利通过毕业考试的同时,并成功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小企业——杭州宏峰邮政快递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形成了一个拥有40多人的快递服务队伍,几年来,他不仅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而且学会了一些科学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办法。
2002年,郭建平多方面筹措资金,总投资350万元,成立了杭州克劳福德电信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全国各省市电信电缆接入及调试安装业务。在近5年内,先后完成湖北仙桃、武汉、荆州,江苏、山东、安徽、新疆和我省天水、武威等省市共100多家单位电信机房接入系统安装,目前正在与业务合作单位策划沙特阿拉伯的施工方案。2005年,与杭州市邮政局筹划组建,郭建平投入51%的股份,联合成立了长发国际物流配送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正式运营。
陈永琳: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陈永琳出生在地处祁连山北麓的张掖市山丹县陈户乡,现任范营村党支部书记,阿克塞县山丹永琳石棉矿业公司经理。2006年被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同年被评为“全省返乡创业带头人”、“全国创业之星”,并光荣当选为张掖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第二次党代会代表。
范营村是个山区村,全村有2078口人,1148个劳动力,居住分散。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干旱缺水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极为困难,“范营人”这三个字,一度在当地成为贫困、愚昧的代名词。1982年,陈永琳担任了村委会副主任,1995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陈永琳就暗暗下定决心,尽快摘掉“范营人”的穷帽子。他认为,单靠农业发家致富太困难,必须走以工补农的路子,在外面闯出一条致富的路子。1990年,他带领20多个村民,前往酒泉阿克塞县开始了创业生涯。在甘青交界的阿尔金山红柳沟矿区,这里平均海拔4000多米,他们吃的是冷馒头,喝的是山里的雪水,住的是地窝子,走的是泥泞路,用的是镐头、铁锨、架子车,吸的是粉尘。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陈永琳成立了自己的永琳石棉矿业公司。现在,每年企业可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能带出本村富余劳动力200多人,单劳务输出这一项,范营村可增收450万元,人均2000余元。他说,搞劳务不仅让我们挣了票子,也让我们换了脑子,据统计我们乡劳务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60%,劳务收入真成了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今年我带出劳务300人,预计劳务收入达300万元。
他还带领大家在村上办起了市场,带头为范营小学捐款3万元,倡议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范营小学的改建美化工程,新建校舍75平方米,绿化、硬化、美化校园3030平方米,添置桌椅60张,配置电脑20台,增设幼儿教学班2个,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范营小学的教学环境。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陈永琳说,我们要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建立劳动力示范培训基地,将培训与输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促培训”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务工让农民富起来,为新农村建设多做贡献。
赵云:在产业化发展中掘金
赵云,1964年出生,甘肃酒泉市肃州区人,中共党员,工商管理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酒泉西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本人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洋葱大王”和甘肃省第五届“十大青年”、酒泉市政协委员等殊荣。
1982年,高中毕业后赵云回到家乡,做过农活、放过牛,在酒泉火车站干过2年装卸工。1985年,21岁的赵云离开家乡到西北工业大学求学。1987年他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酒泉钢铁公司油毡厂工作,1988年,他辞去了公职,成为一个贩菜的个体户。1997年,他创办了西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当地农产品和蔬菜资源优势,新建农产品和蔬菜精深加工项目,形成龙头带动基地,基地促龙头,产、供、销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解决了当地农产品,卖难问题。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拥有职工460多人,总资产近亿元,集农产品购销、加工、贮藏、出口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产业龙头企业。
为了回报家乡,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起来,他将新品种植技术和种植要领,编印成册,无偿发放给农民并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把种植技术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乡亲们,对家境不富裕的农户,无偿提供给种子、地膜、化肥和农药,并签订包产包销合同,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并先后资助了3名贫困儿童上学;为铧尖小学捐助课桌椅80余套;给铧尖乡小沙渠村捐赠18万元资金用于铺路修桥,并为小沙渠村打了两眼机井,解决了小沙渠村人畜饮水和农作物灌溉问题,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王永平:走出山村创大业
1957年,王永平出生在国家级贫困县甘肃永靖县三塬镇塬中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尽管父母曾经强烈地希望他能够完成学业,但17岁的王永平最终还是迫于饥寒和贫困,离开了学校,过早地到生产队挣工分,养家糊口。1978年,王永平毅然走出家门,到青海打工。
1982年,王永平和本村的几位年轻人背起行李,踏上了外出创业的征程,他们的目的地是镍都金昌。王永平想在金川公司镍矿扩建工程中能承包到一些小工程。可是经过多次的碰壁后,王永平从银行贷来的2800元钱所剩无几,可工程一点音讯都没有。一次偶然,他听说金川公司井巷工程公司有部分非常艰苦而且危险性大的天井工程需要承包,但国营建筑单位不愿干。他当即找到井巷公司领导,提出承包意向,“只要有活干,还谈啥条件?”公司领导发现这位小伙子态度非常诚恳,对建筑技术掌握得比较熟练,而国营正规建筑单位又不愿意承包,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这项工程交给他干。他亲自带着他的“泥腿子”队伍在气温高达35℃的巷道内,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凭着顽强意志和勇敢拼搏精神,提前一个月完成了此项天井工程。这一工程赢得了井巷公司的信赖,于是陆续的工程又交给了他。从此,王永平在金昌扎了根,迈开了他辉煌人生的第一步。
随后,由于王永平的施工队质量意识强,技术过硬,1984年,被改编为临夏州第二建筑工程安装公司第六工程队。1998年,王永平担任临夏州第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经理。回顾他的创业里程,从1983年组建的临夏州二建公司第六工程队起步到现在,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现已成为地方骨干民营企业,总资产达2.18亿元,安置的固定员工1300多人,每年输出农村劳动力3000多人,每年完成收入1.89亿元。
他的成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他曾获得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乡镇企业家,第五届、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甘肃省劳模、全省政协委员、优秀企业家,甘肃省第二至第七届乡镇企业家、全省返乡创业带头人、全省首届先进社会公益人士、全省光彩事业先进个人、全省捐资助学先进个人、全省十大明星企业家、全省发展劳务经济先进个人、临夏州十大公益名星等荣誉称号。
世奇:创业致富谋发展
45岁的夏世奇,是礼县祁山乡夏集村人。现为礼县世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少年时期因父亲早逝,12岁的夏世奇就辍学在家务农,为了能帮助减轻母亲的艰辛,他跟随同村人到几十里路外背木炭贩买,每次也就只能赚四五毛钱。这区区几毛钱,对当时他的家庭而言却是惟一的经济来源。
80年代初期,在家穷极的夏世奇有了出门闯天下的想法。为了改变家中贫穷的面貌,不到16岁的夏世奇,便开始外出打零工。1980年初,夏世奇和几个年轻人到徽县、两当一带到林场靠育苗挣钱。在大山中风餐露宿,晚上睡的是用木棍搭起的床子。这样干了几年之后,夏世奇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取得了点滴成绩,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发展起了百余人的工程队,陇南六县的大山森林中都留下了他艰苦创业的足迹。
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夏世奇又带领本地几十名劳务工,走进成县铅锌矿山,从起初承包运输到后来承包矿洞开采。由过去的一个工程队,发展到目前拥有总资产2000万元的世达矿业责任有限公司,每年解决从业劳务人员200多人。
夏世奇出息了,干出点小名堂了。但是出生长大的夏集村他是不能忘的。他认为自己富不算富,带动众乡亲共同致富才是真正的富。2001年他为修建家乡学校,捐款7000元和部分木材共计1万多元。2002年支持村上农网改造捐资16000元;2003年为抗“非典”捐款1000元;2005年为本村水利建设捐款18000元;2006年为修乡村路捐资水泥函管20个,水泥20吨,总价值20000元。数年间为家乡公益事业累计捐款6万余元。
2004年和2005年,夏世奇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十大劳务状元”,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2006年12月,县劳务办推荐他出席了全省劳务经济表彰大会,并被评为全省“劳务经济带头人”,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
张玉珊:拼搏赢来春天
张玉珊,会宁县三利土特产有限公司经理。
1965年出生于会宁县郭城驿镇尚湾村井沟社的张玉珊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对自己的未来曾有美好的憧憬,读书、上大学、工作……这种体现人生价值的传统观念,一直占据他的思想。在会宁这个“状元”县,上大学是大部分青年成才之路,但天不遂人愿,1985年7月饱受十年寒窗之苦的他高考落榜,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陷入对自己未来之路的深深思考。
1985年9月,经人介绍,张玉珊到靖远陶瓷厂去打工,整天在陶瓷窑里钻出钻进累得汗流浃背。由于他读书相对多一边干活一边摸索建材的经营之道市场行情。第二年,他便在郭城新堡子办起了建材门市部,第一次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1997年养殖业开始升温,他又办起了养殖场,成了靖、会两地闻名的养猪大户。养殖业出了名,张玉珊也出了名。媒体上出现了他的名字,其创业精神得到了前任省委书记孙英的赞赏。
发展势头强劲的养殖业,给了张玉珊一个启示,饲料加工市场潜力巨大。一日,他从《中国食品报》上看到了一则消息:城市居民对营养丰富的小杂粮特感兴趣,因绿色食品异军突起,备受青睐,便产生了一个念头——良谷米加工。随后,经过了考察,购买设备,办起了良谷米加工厂。随着企业的发展,2001年他引进了全国较有影响的制粉生产线,年生产面粉20000吨。2004年,他又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年产6000吨杂粮挂面生产线。其产品良谷米、荞麦挂面、小麦面粉、亚麻籽油已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并已获得进出口经营权证书。2005年11月通过IS0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辛勤的汗水浇出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吸纳当地20名下岗职工和4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向县敬老院捐赠钱物……他先后被共青团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授予“白银市优秀青年星火带头人”;“第三届甘肃省优秀青年、农民”;“第六届甘肃省乡镇企业家”;“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甘肃省第三届返乡创业带头人”等称号
钟成:人生因创业而精彩
钟成,嘉峪关喜利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被政府连续两年评为“返乡创业带头人”。
钟成起初也是给别人打工,跟着师傅学裱花手艺。因为家境贫寒,1986年退学加入了打工的队伍,当时16岁的他很傻,一个农村孩子来到城里,看到什么都很好奇,感觉和农村真的不一样,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车流,快节奏的生活,觉得城里真好,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住进高楼里。
他说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成都市饮食加工厂当学徒。因为比别人学得慢,接受的慢,也想到过放弃,但一想到一贫如洗的家,面对父母、姐妹,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掌握了技术,他被提升为厂部技术主管和车间领导。
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金昌,在金昌开了喜利来第一家分店,当年就在金昌食品行业站住了脚,打开了市场。
1993年下半年他又在嘉峪关市选择了一个20平方米的地方开了一个小店。2000年又注册了喜利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随后相继在嘉峪关又开起了一分店、二分店、三分店等十几个糕点连锁分店和西餐连锁店。员工也由当时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50人左右,其中有80%为农村劳动力,18%为下岗工人,2%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吸纳了富裕劳动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就业问题。至此,钟成和“喜利来”这两个形象被人们牢牢的记在心里。喜利来的品牌也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不断提升。
高禧:建得广厦回报社会
高禧,农民出身,打工起家,返乡创业,创建起甘肃再就业建设工程集团公司。二十多年来,他和同事们凭着执着追求和顽强拼搏,使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2001年,高禧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推选为武威市党代会代表;2003年,被推选为甘肃省政协委员,评为武威市劳动模范,全省优秀民营企业家。他的公司累计向国家上缴税金4000多万元,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100多万元。
1983年高禧靠打工挣的几千元钱,动员本村的20多名青年人成立了高坝建筑队,俯下身子开始了创业生涯。几度春夏秋冬,高禧硬是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风雨无阻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到1997年底,高禧所创办的高坝建筑工程公司九处,已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018万元、年产值2300万元的综合性工民建筑安装工程处了。
事业发达后,高禧没忘记的是他的社会责任感,1998年随着国有企业改制不断深入,下岗失业职工增加,于是高禧主动请缨,经有关部门批准,于1998年3月组建成立了武威地区再就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自己企业用工多的优势,一次性接纳安置企业下岗职工228人和1500多名社会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用的是真情,撒播的是爱心。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已成当地民营企业的排头兵。
现在公司已成为由甘肃再就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再就业建设工程(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甘肃再就业建设工程(集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组成,并一如继往地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回报社会、发展自我”的企业精神,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回报社会;高禧和他的员工们正用勤劳与智慧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