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省政协加强全省生态建设协商座谈会侧记
深秋的兰州,天高云阔。
11月9日上午,省政协“加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长效机制”协商座谈会在兰州举行,现场气氛热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我省生态位置特殊重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省的一项重大使命。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省政协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长效机制作为今年重点调研课题,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按照河西走廊、黄河上游、黄土高原三大板块,先后深入酒泉、白银、甘南、庆阳等市州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在扎实准备的基础上召开协商座谈会,再次听取政协委员及专家学者意见建议。
“我省内陆河区、黄土高原区、甘南水源区及其三大单元的交汇过渡区——兰州-白银经济圈,简称三区一圈,它的生态环境现状要以科技作为战略支撑”。年近八旬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高前兆第一个发言时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他建议根据省情,应明确补偿范围、标准、方式、资金来源,并完善配套措施,力争建立补偿法规体系。
河西走廊是一条事关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及经济安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生态-经济走廊。今年六月,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要求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要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契机,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长效机制”,民革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委袁斌才和民盟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委杨枝良建议,在石羊河东大河刘元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流域水资源补偿机制;在甘南黄河补给区建立以主要生态功能区综合补偿与依生态因子分类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机制;建立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在渭河流域探索建立流域生态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据史料记载,董志塬因水土流失被削减90余万亩。因此推进固沟保塬生态战略,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式,”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委张鸣实建议,加快推进国家层面“晋陕甘黄土高原沟壑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专项规划”获批,将黄土高塬沟壑区综合治理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加强监测、科研等基础工作,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长庆油田分公司在庆阳市进行油田开发已有40多年,尽管在油区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油区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与会的庆阳市政协委员、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何鸿政建议,应加快制定石油开发生态补偿相关法规,提高我省石油开采资源税取税标准,支持庆阳市尽快开展老油区地下水调查评估,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
对于许多工业城市来讲,重金属污染整治与生态系统修复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对于因矿设企、因企设市的白银市来讲更是如此。为此,白银市政协副主席高鹰建议,尽快制定完善土壤防治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全额拨款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资金,切实解决好白银市东大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问题。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导丁文广认为“在保护区实施社区共管机制,将保护区内的原住民最大限度转化为生态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民治理模式,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
仰首是蓝天,俯身有碧水,推窗见绿荫。西部资源供给是国家发展的生命线,保护生态环境,守住绿水青山,携手共创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