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教育的困与幸
相信
在甘肃,一提起高考,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会宁。在全国,因高考而想起会宁,似乎也成为一种惯性。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教育和高考正在将会宁人逼入一个难堪的境地,会宁人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但教育支出却使很多会宁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会宁人相信上大学可以重塑人生,但上大学的费用却使很多会宁人重新回到了贫困的行列。
问题其实很简单,教育的成果要等到十几年之后,但投资却必须从现在开始,上大学的产出在大学毕业之后,但花费从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了。
对于更多的会宁人来说,他们的逻辑并不是因为生活富裕了,所以才将更多的钱投向教育,而是恰恰相反正因为生活贫困,所以才肯在教育上花更多的钱。贫困几乎成为让孩子念书的惟一理由,也几乎成为让孩子上大学的充分条件。
如果有人问,“远见”到底有多远,那么,会宁人之于教育的见地,就是答案。会宁人之于教育的态度,表明了他们之于下一代的态度,之于未来的态度。
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选择。
他们相信一种理想的东西一定会在不远处出现,相信一些美好的事情一定会在不久后发生。
相信,是会宁人的精神支柱,如果说,教育使会宁人陷入了某种困境,那么,他们的不屈,他们的信心,则是他们摆脱困境的最坚实的基础。正是这种不屈,撑起了这个教育大县的脊梁,正是这种信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尊敬。
他们的相信,使更多的人相信他们。
他们的坚持,使更多的人与他们一起坚持。
序
这是一片贫穷的土地。全县58万人口中,就有24万人生活在穷困线以下,年收入不足1000元。全县82%的乡镇处于穷困,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之称。
这又是一片富足的土地。30年考出大学生5万多人,平均每10户有4名大学生。是我省乃至西部大学生最多的地区,有“状元之乡”美称。
因为贫穷,孩子们选择求学,梦想走出穷困。
因为求学,家长们倾注心血,希望功成名就。
正是这贫穷与富足的时空交替,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会宁神话”,演绎出影响深远的“会宁现象”。
但是,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竟然成了那些农村父母手中的“烫手山芋”。
会宁,这个学子崇拜的教育圣地,正在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因教育走向贫穷,因求学走向困苦。
会宁孩子求学的艰难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和党中央、国务院的热情关切。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批示:会宁是闻名的“状元之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孩子实现求学愿望。
难
出会宁县城,沿祖历河上行。说是河,倒不如说是小溪。这里已经很少下雨了,县内惟一的这条“大河”成了季节河,几近干涸。
车很快就上山了,干旱的概念如影像般真实地暴露在眼前。
7月的烈日如同火烧,焦灼的土地上布满深深浅浅的沟壑。远处的山像一个个巨大的“m”,光光秃秃的,泛着白光。时下正是收割麦子的季节,田野上堆起了大大小小的麦垛。一高的麦子下面,裸露着干涸龟裂的黄土,蒿草杂生。农民说,天太旱了,麦子绝收,连种子也收不回来了。
天最旱的时候,娃娃们的高考尘埃落定。
在这里,老百姓的话题似乎永远只有两个,一是天什么时候下雨,二是谁家的孩子又考上了大学。
当下正是大学录取时间,话题更是集中到了孩子身上———谁家孩子考了多少分﹖报考了哪所大学﹖许多村民还会很在行地说出“投档线”、“提前批”、“一本”这样的专业术语。
车在山梁上兜了几个圈子,一头扎进三房吴村。
过去,村里考个大学生,全村人高兴。现在,村里考个大学生,全村人忧愁。
三房吴村村主任李金堂坦言:要是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都会在村民、亲戚家借个遍,欠下一屁股债。时间长了,村民们还真有点害怕。
今年,光三房吴村一个村子,就有10名考生的考分进入本科投档线。可是,家庭的微薄收入,对于上万元的学费真是杯水车薪。李金堂说这样一组数字:2000年以来,全村484户人家,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共有102人,村民因学生上学而负债130万元。
李金堂说:“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均收入很低的干旱山区来说,农民每年要拿出1万多元的高额学费供给一个大学生,根本无能为力。只有靠亲朋相帮、银行信贷、外出务工等方式支付,因教致贫返贫现象十分普遍。”
而三房吴村所在的四房吴乡,7年来,考入大中院校的学生共有768人,其中大学生就有523人,全乡农民供学生上学的借款和贷款累计达到1000万元。
吴腾娇是会宁二中应届高中毕业生,今年高考考了521分,高出录取投档线许多。按理说,她和家人应该高兴才是,可是,面对天文数字般的学费,全家人高兴不起来,相反,陷入到了无限忧愁之中。
吴腾娇的父亲吴志恒告诉记者,家中还有一个孩子在上初三,为了供养两个孩子上学,近几年来,他一直在外打工。“真是吃力”我见到吴志恒的时候,他刚从庆阳打工回来。他说,3个月挣了1500块钱,一年下来才够孩子在大学一个学期的花销。
得知女儿考了557分,庞振华从兰州赶回家中,商量孩子上学费用问题。“我没有太多文化,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干一些苦力活,收入不多。苦一点累一点没关系,不能让孩子们再受没有文化的苦头。”
看得出,这位农民父亲的“工作”肯定非常辛苦———45岁的人,脸上布满了皱纹,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得多。
他说,一家四口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在外务工。这部分收入占到八成甚至九成。二是农作物收入。这部分少得可怜,即便是收成好的年份,收入也最多占到两三成。今年初,他来到兰州一处建筑工地做苦力,打工3个月,才挣到600多块钱。屋漏偏逢连阴雨。和其他村民一样,庞振华家的4亩小麦绝收,不得已,又补种了1亩荞麦,希望以此弥补夏粮的损失。
“口粮都成了问题,看来,孩子上大学的学费真有点犯难。”庞振华的心里甜中带苦。
和庞振华一样,家住会师镇的曹孝琴也遇到了难题。女儿柳小洁今年从会宁二中毕业,以600分报考了中南大学。儿子柳小波参加中考,考上了会宁二中。她算了一笔账:女儿上大学一年要花1万多块,儿子上高中一年要花4000块,两个孩子一年的花销就是1500块钱左右。而目前的家庭收入主要依靠丈夫外出务工所得,只够一家四口人维持日常生活,没有多余的钱供孩子上大学。
一名同学告诉我,他们班有一个男孩子,读书很刻苦,但家里很穷,连学费也付不起。想不到妈妈瞒着他,到很远的地方去乞讨,把讨来的米面送到学校让他吃。她宁可默默地做几年乞丐,也要把儿子送进大学。同学们知道后,心里都有一种震惊:我们这里为什么这么穷啊﹖读点书为什么就这么难啊﹖
苦
什么是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踩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会宁之所以成为教育名县,显然是在中国土地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在会宁,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你都会感受到浓郁的书香气息。房屋院落可能会陈旧简陋,衣服穿着可能是破烂补丁。但是,这些并不能妨碍会宁人对文化的追求。在一些贫困农家,你会随时发现这样不相称的现象——土墙上贴着中堂,窑洞里挂着字画,主人们会娓娓道来这是谁的字那是谁的画,甚至偶尔也能看到一些文化名人的字画。
多少个家庭即使家徒四壁,也从不放弃对教育的追求。多少个学生即使家境贫寒,求学的信念从不动摇。“家有千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成为无数会宁人的信条。这种精神,像一个火种,在苦涩的土地上燃烧、蔓延,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历史上,惟有患难之斧才能开掘出人类毅力与智力的丰厚矿藏,那么多会宁优秀儿女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将自身化作了患难巨斧下闪烁的一簇簇火花。
这就是会宁,穷并文化着。
文化在这里沉淀,在这里光大。
在文化的力量面前,你会感到皈依的冲动。同行采访的中央电视台导演石正茂感慨道:“我也要把孩子送到会宁,享受这里别样的文化和教育。”
会宁县委书记常守远说,文化是会宁的一件大事,特别是考大学,更是全县一年中最要紧的事。
多少年来,会宁人自力更生,创造了一个国家贫困县教育超常规发展的“会宁神话”,创造了薄弱的经济基础支撑教育强县的“会宁现象”,创造了“三苦两乐”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办教育的“会宁精神”。
新庄塬3326户人家,恢复高考以来,考出大中专学生2000人,是会宁大学生密度最大的乡镇。如果把这一背景投放到整个会宁县,所呈现的则是:恢复高考30年,58万人的国家级贫困县,累计输送大中专学生5万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500多人,硕士学位的近3000人,学士学位近2万人。也就是说,全县平均每10户农家出4个大学生,其中就有一名为正在校读书的大学生。今年,全县考生中三本上线的有5151人,其中,会宁二中应届毕业生马泽强以711分的成绩夺得甘肃省理科状元。
但是,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却严重困扰着会宁人。
会宁学生考大学的情景,可以形象地概括为:六月是学生和家长备考时的“紧张月”,七月是考上后的“高兴月”,八月则是他们因钱犯愁的“忧愁月”。
有这样两组数字可以诠释这个背离度很高的现象。
一个是来自全县宏观方面的统计数字。
2006年,全县教育经费总支出20125万元,占到当年财政总收入的43%。而且,人员工资支出占到绝对数,74.4%。很明显,教育公用经费严重不足,举债办学现象尤为普遍。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负债8000多万元,高中阶段负债2000多万元,加起来就是一个亿!常守远说“举债办学的局面一时难以扭转。”
一个是来自农民家庭的统计数字。
2006年,全县在册贫困人口24.41万人,占到农业总人口的44%。其中,11.01万人属绝对贫困,人均纯收入在676元以下。13.4万人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在676元至942元之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农民家庭仍然供养着1名到2名学生。
按每个家庭5口人计算,2006年,全县农民户均收入8375元。相比之下,这点微不足道的收入和高额的教育支出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目前,一名高中生每年需支出4000元左右,一名大学生一年至少要支出1万元。如果家庭中有一名大学生,则教育支出是家庭收入的1.2倍。如果家庭中有一名高中生、一名大学生,教育支出是收入的1.6倍。如果家庭中有两名大学生,教育支出则是2.4倍。
据调查,全县90%的农村家庭因供给或曾经供给大学生负有债务。其中,负债5万元以上的占80%供给两个大学生的负债8万元以上,而且,80%的家庭因学因教发生的债务,一般需要8年—10年才能还清,特殊家庭需要15年—20年。特别是,因为学费而使5.68万人返回到了贫困线以下,其中绝大多数是绝对贫困人口。
加之今年遭遇70年来的大旱,会宁许多地方小麦绝收,夏粮收入无望,使这个贫穷的“状元之乡”雪上加霜。
真不敢想象,在这样的境况下,孩子们求学是怎样的艰难
教育成就了会宁,也使会宁再次陷入到贫困的尴尬境地。
帮
会宁孩子上大学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帮助会宁解决大学生助学贷款问题。
省委、省政府已经将生源地贷款作为全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决策,和谐抓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并列入全省今年着力督办的12件大事之一。
2006年12月26日,省政府批转了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甘肃银监局制定的《甘肃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暂行办法》,将农村信用社确定为甘肃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金融机构。以期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享受到这一惠及弱势群体的政策。
2007年4月30日,省农村信用联社与甘肃省教育厅签订了甘肃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合作协议书,并积极承担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目前已经为543名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发放了253万元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5月22日,省农村信用联社、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在会宁县举行了甘肃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启动仪式,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展开。
7月5日,由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和银监会联合召开的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座谈会在会宁举行,共同探索帮助贫困孩子上学的有效途径。
7月9日至10日,带着温家宝总理的嘱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带领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关负责人,前往会宁县就穷困学生助学贷款问题进行了调研,对正在我省开展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优惠政策作出了明确指示,并原则上同意会宁可以在教育与金融合作方面先期作一些试点工作。
针对会宁等贫困地区孩子上学难问题的各项资助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刘明康表示,在各项政策尚未正式出台之前,在会宁县可以搞一些有益尝试———凡是有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无经济来源,信用无风险的,都可以初步认定为贫困大学生,得到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支持。
“无论是在大学获得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还是在生源地得到助学贷款,当务之急是让孩子们顺利走进大学校门。”刘明康明确地向贫困学生和家长表了态。
甘肃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最高额度为每人每学年6000元,最长贷款期限10年,学生毕业后两年内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这与以前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商业性生源地助学贷款相比,贷款额度有了较大提高,还款期限更加合理。
目前,我省30所公办普通高校中已有29所高校组织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工作,学校审核同意办理人数达10099人,审核办理金额6289.7万元。其中,会宁县农村信用联社发放35万元,支持大学生78人。
会宁县甘沟驿农村信用社是当地支持贫困生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力度最大的基层金融机构。到今年7月6日,他们已经累计发放助学贷款56200元,资助了10名大学生。另外,信用社还向3户农民承诺,将在一个月后为3名即将入学的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
“给孩子一个灿烂的明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都能够理解。”信用社主任贾志明说“信用社下一步计划,就是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支持力度。凡是甘沟驿今年考上大学的,一个也不能少。”
思
国家助学贷款新政实施以来,我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贫困面大、资助面小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省教育厅副厅长孙杰说,目前,全省公办普通高校享受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学生仅占到在校生的3.9%,距离国家确定的20%的比例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省在认真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过程,还应该积极探索制定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努力扩大贷款覆盖面,在制度设计上进行创新。
建立“村镇教育银行”,便是会宁当下普遍达成的共识。
据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介绍,会宁县每年各类储蓄总额近7亿元,分散于各大银行机构会宁无工商银行机构。其中,农村信用社占到
50%左右,约为3.4亿元邮政储蓄约占25%。目前,全县各级农村信用社资金缺口最大——吸引存款3.4亿元,贷款2.6亿元,每年还要新增
7000万元的“三农”贷款,预计每年发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630万元。由于资金紧张,有些基层农村信用社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甚至“寅吃卯粮”。再加上一些学生大学毕业多年后,仍不能按期还款,金融机构信贷压力较大。
基于此,“教育村镇银行”的概念渐渐浮出水面。
刘克崮说,甘肃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农村地区一直存在着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但同时,各类金融机构有着十分巨大的存款量,若能将其中一部分合理地用于教育事业,这对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将有重大意义。而现阶段,银行界对教育提供的金融服务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是不够的。
设想中的教育村镇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投入的财政资金,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以贷款的方式帮助更可能多的大学生完成高等教育。
同时,我省是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在村镇教育银行试点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常守远在申请发起会宁教育村镇银行时这样说,会宁籍在校大学生为1.5万人,如果按一半计算,每年需要助学贷款的学生7500人。每人以1万元计,每年的贷款量约为7500万元。大学本科一般是4个学年,贷款总量3亿元,这也是银行需要的最低限度的周转金。由于助学贷款承办银行信贷能力有限,助学贷款还存在一定困难。会宁试点教育村镇银行已迫在眉睫。
跋
当我们即将结束会宁的采访时,会宁二中几个正在做饭的高中女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许多农家孩子为了节省钱,都是亲自动手做饭。10多平方米的平房,10多个炉灶,油烟、煤烟,混浊在一起,让人感到窒息。
几位女生停下手中的活,聊起了家里的境况。情到深处,一位女生突然掉泪,黯然神伤。
孩子苦涩的泪水中,久居城中的人们,你能够读懂多少﹖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