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政协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协要闻

牛肉面“限价”仅具抚慰作用

牛肉面“限价”仅具抚慰作用 



  7月11日,由于牛肉面“限价令”而处于舆论旋涡中心的兰州市物价局,再次召开新闻通报会,坚持认为“牛肉面的价格是最重要的民生价格”,重申限价有理。(《工人日报》7月12日)但熟悉一点兰州牛肉面市场的人都知道,这种表态,更像是一种自说自话。

 
  早在2003年10月,兰州市就刮起过牛肉面涨价风,许多牛肉面馆都将价格调整到了2.20元。当时,物价部门也进行了干预。但不到一年,牛肉面价格都统一涨到了2.20元。

 
  2006年2月,牛肉面涨价风又从兰州西固区开始刮起,并很快蔓延至全市,大碗从2.20元涨到2.50元,小碗从2元涨到2.20元。兰州市物价部门依旧不予认可,但牛肉面价格仍是“明不涨暗涨”,最后都统一涨到了预期价格。

 
  综观这几年的牛肉面涨价风波,可以看出这样一条规律:每一次,物价部门都说是牛肉面行业“串通涨价”,违反了价格法,但最后我们也没见到对这种行为的处罚;每一次价格干预,到最后都成了对牛肉面前一次涨价行为的“正名”和认可。

 
  今年也不例外。

 
  表面上看,兰州市物价局规定普通牛肉面大碗价格不得超过2.50元,是对当前牛肉面涨价的一种限制。实际上,这却是对众多牛肉面馆一年多来实施“违法价格行为”的一种变相承认。从这个角度来说,此番“限价令”的出台,恰恰是否定了物价部门自己前一年说出去的话。

 
  尴尬还不仅如此。

 
  就现在,在物价部门“限价令”出台后,执行2.50元限价的,仅是一小部分牛肉面馆,很多牛肉面馆执行的仍旧是涨价后的价格。可以预见到的是,当牛肉面价格再次涨价时,物价部门又会对这一次的涨价行为予以认可。而当前的一纸“限价令”,也仅仅是对民众心理的一种抚慰。

 
  牛肉面虽然是一碗面,但却是一个产业链。市场价格瞬息万变,对一个产业链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实证明,物价部门对一个产业链的价格干预,无法取得实际效果。物价部门该做和能做的,也只是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


  众所周知,兰州人对牛肉面有着一定的消费偏好,每天有七八十万人在吃,有的人至少每天吃一顿。这样的消费偏好,决定了牛肉面现有的涨价空间和消费者相应的承受能力。只有当牛肉面价格涨到一定程度,市场之手才会起作用。每一次牛肉面涨价,人们都照吃不误就是证明。

 
  实际上,要做好平抑牛肉面价格的文章,还得在牛肉面之外下功夫。牛肉面涨价引起的风波,说到底,还是人们对收入增长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速度的一种担心。要消除频繁发生的涨价风波,一方面要提升兰州的牛肉面产业,做到优质优价;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群众收入。增收就是减负,这是消除牛肉面涨价风波最实用的一条途径。杨世智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