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政协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协要闻

节能减排 拯救黑土地


节能减排 拯救黑土地
——全国政协“企业污染减排指标贯彻执行情况”视察综述 

  以前谈到东北老工业基地,带给辽宁人的是无尽的自豪与荣耀,如今这片黑土地却因为工业污染的不断加剧而面临困境。鞍钢、庆化、辽化、东药……这些曾经被作为共和国工业摇篮的企业,正在寻求一条节能减排、和谐发展的新路。
  6月的辽宁,风清气爽,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率领19名常委、委员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天启程,踏上了为期11天的“企业污染减排指标贯彻执行情况”视察之旅。视察团先后听取了辽宁省委、省政府及沈阳、辽阳、抚顺、鞍山和大连等市关于贯彻执行污染物减排指标情况的介绍。
  每到一处,委员们都要深入车间厂房,具体了解企业污染减排的相关情况,并通过各种途径倾听企业干部职工心声。由于此次组团打破了以前地域、界别等限制,采取自由报名的方式,因此委员们都是热心环保、关心可持续发展的专家,这也使得此次考察博采众家之言,务实高效。
  党政态度:不以牺牲环境换发展
  “我发现各个城市都在建设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不能用COD、二氧化硫换GDP,已经成了各地党政一把手的共识。”陆延昌委员认为,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涉及官责问题,只有党委、政府真正重视起这个问题,才能从全局上实现污染减排的目标。
  委员们普遍感受到各市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尤其是沈阳、抚顺、鞍山等重化工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在沈阳市,通过开发地源热泵和引入煤层气,有效改变了城市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现状,为清洁能源的应用拓展了新的空间。大连市首批通过城市规划环评,对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提升城市管理技术水平,改善环境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抚顺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努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新型现代工业,大力整治城市环境,结合棚户区改造,拔掉低矮烟囱5万多根,减少了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2006年,辽宁省COD、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降低了两个百分点,这对于第二产业总量巨大的辽宁可谓不易,但要达到“十一五”末COD削减12.9%,二氧化硫削减12%的目标还需进一步努力。
  辽宁转变思路的过程已经完成,不计后果的追求GDP发展的认识已经淡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李子彬认为,“辽宁省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以后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一方面辽宁的能耗高于国家的水平,经济的高速增长将导致大量的污染物增加,另一方面,个别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比较大。”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同样也是节能减排的主体,党政决心再大,指标也要落实到每一个企业头上。委员们普遍的看法是,辽宁大型国企众多既是搞好节能减排的优势,也是难点所在。优势在于政府能够协调指挥,劣势在于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状况不好,自身没有能力进行减排设施改造。
  市场机制:排污权有偿使用
  在车间、在会场,甚至在穿梭于几个城市之间的车上,委员们时刻都在围绕主题展开探讨。在接连视察了几个城市的污水、垃圾处理厂后,几位委员探讨起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减排问题的可行性,这给随行的辽宁环保部门的同志很大的启发。
  陈万志委员建议,辽宁应借鉴江苏经验,通过完善价格体系建设,实施COD和二氧化硫污染排放有偿使用试点,利用价格杠杆引导企业治污,实现经济和环保双赢。通过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这两项措施,形成了“多削减、多受益”、“少削减、多付费”以及污染者付费、治理者受益的机制。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林毅夫委员呼吁建立排污权的分配和交易体系,“从环境效益来讲,关闭一些小企业对于环境是有利的。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分配排污指标,同时建立排污交易的体制。落后地区的小企业聚集,产业发展能够投入的成本非常低,在这种状况下,可以充分考虑污染物排污权的交易,用来解决产业发展和再就业问题。”
  视察团团长周铁农也建议用市场之手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他认为,节能减排搞好了也能产生经济效益,建议制定配套的政策来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大科技支撑、人才培养的力度。
  在与辽宁省交换意见时,周铁农指出,“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完成必须要有严厉的政策、严格的制度、严密的监测措施作为保障。抓住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契机,借力搞好污染减排。辽宁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也是节能减排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辽宁在这个问题上取得突破的意义重大,将为全国树立榜样。”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