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政协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协要闻

让7000万留守儿童享受平等教育

让7000万留守儿童享受平等教育
大批青壮年农民"挣了票子,丢下了孩子"。留守儿童在最需要父母的时候却丧失了父母的关爱和管理,他们不容乐观的学习状况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的关注--
2007-05-09
  
乌云斯琴
 
 
  目前,我国有1.5亿农民外出务工,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近7000万,他们的成长和教育问题一直是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仅在今年全会期间有关此问题的提案就有19件。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在全国政协报送的"关于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重要提案摘报》上批示:"做好此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涉及到上亿儿童安全和健康成长,涉及到农村乃至国家的和谐稳定",周永康批示有关部门对提案提出的建议认真研究并提出工作意见。
  教育缺失状况堪忧
  目前,我国外出务工人员大都是农村青壮年。根据统计,年龄在35岁以下的约占外出务工人口的77%,其子女正处在基础教育阶段。
  据农工党中央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幼儿园和小学年龄段者占的比例最大。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一部分由祖辈看管,一部分在亲戚朋友家代管,有的甚至独立面对学习和生活。由于缺失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道德、习惯养成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从委员提案反映的情况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较为突出。而且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大部分是留守儿童。
  "大批青壮年农民在挣回票子的同时,也丢下了孩子",吴正德、吴大诚两位委员对四川省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调研后提出,目前四川省留守儿童已突破800万人,由于在最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却丧失了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机会,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普遍不容乐观。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好的占20%,一般的占60%,较差的占20%。一些原本品学兼优的学生因父母外出,学习无人照管而很快滑为"双差生"。其中,遂宁市某农村中学2001年入学新生216人,初三毕业时只有130人,辍学率达40%。
  这一情况并非个案。夏培度委员去年春天对某中学1300名学生的半期考试进行的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总成绩普遍比其他儿童低20-30分,40%的留守儿童有厌学情绪。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必要的关爱和管理,部分留守儿童缺乏应有的道德礼仪,自私任性,是非淡薄,好坏不分,脏话连篇,不尊敬老师和长辈,不团结同学,也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委员们还就留守儿童由于教育缺失造成的不良行为习惯、道德滑坡、心理健康堪忧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平等教育呼之欲出
  长期以来以户籍为条件的教育体制,是造成许多农村儿童不能随父母在城市接受教育成为留守儿童的根源。而新的《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将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写入法律,为众多留守儿童进入城市学校接受教育打开了窗口。
  新教育法颁布后,各地政府正认真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着手解决相关问题。虽然需要一段时间调整,但许多委员通过提案呼吁,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应尽力挖掘公办和民办学校教育资源的潜力,尽量使更多农民工子弟像城市孩子一样接受同等水平的义务教育。
  "原则上,只要父母在城市有工作、有居住证明,就应该允许他们的孩子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允许继续升入高中就读和参加高考",彭嘉柔委员在提案中认为,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应该突破长期以户籍为条件的教育体制。他说,父母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子女也应有同等教育的权利,不应人为划开界限。
  "要将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和机制",谢广祥委员建议,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接收义务教育的保障制度,同时健全留守儿童监护制度体系。他认为,在留守儿童监护权转移、指定和落实等方面,要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从法律法规和制度上予以规范和约束,明确政府、父母、学校等相关方面责任,使留守儿童的监护权得到有效落实和保障。
  目前,我国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虽然积极开展了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包括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在内的一系列工作仍缺乏刚性约束、统筹规划不够、管理合力尚未形成。对此,多位委员建议,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成立由以教育、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公安等部门为主要成员单位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工作。教育部门在做好留守儿童日常学校教育和管理基础上,应抓好寄宿制学校建设。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