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政协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协要闻

甘肃省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回顾



  “退”出一片新天地
(辉煌五年路———喜迎党代会召开)
  世纪之交,我省生态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本报记者王宇兴 

  1999年,我省被国家列为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的试点省区。200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气壮山河的退耕还林工程正式在我省拉开帷幕。这一工程实施范围涉及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20个国有林场和18个国营农场、1231个乡镇、660万农村人口。所参与的人数之多、投入的资金之巨、所产生的影响之深远,在我省生态建设史上都是罕见的。
  5年时间过去了,退耕还林的成效开始显现。从沟壑纵横的陇东黄土高原到水土流失严重的陇南山区,从植被稀少的中部干旱山区到荒漠化严重的河西走廊,在千里陇原大地上,一道道山梁披上了光彩鲜亮的绿装,一条条坡陡的农田正变成孕育希望的果园。截至2006年底,我省泾川等13个县(区)已实现了整县宜林荒山绿化,临泽等12个县牗区牘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
  咬定青山不放松
  阳春三月,进入早春时节的平凉农村,已是春风拂面,麦苗儿吐绿。记者一行来到泾川县飞云乡城西沟流域万亩退耕还林基地。但见昔日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西沟流域,如今已难觅黄土裸露的踪影,近几年新栽植的刺槐、侧柏、松树、榆树等生态林郁闭成林,到处浓荫密布、充满勃勃生机。
  据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西沟流域总面积达1.67万亩,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7120亩,宜林荒山荒地2300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流域内新增造林9000多亩,新增果树经济林5720亩,使流域内林地面积增加到16318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7.7%。
  西沟流域的变化仅是泾川县实施退耕还林后的一个缩影。泾川县委书记王学书说,泾川县是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和全省退耕还林示范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广大干部群众举全县之力,科学巧绘新山川,“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县生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已达到84%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认为是一个奇迹,成为镶嵌在陇东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被称为“全国梯田化第一县”的庄浪县,曾是一片荒凉、贫瘠的土地,当地山高地陡,水土难留,每年都有1000万吨泥沙流失,全县1553平方公里的土地,平均一年就要被剥去6毫米的土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庄浪县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不怕天、不怕地,誓叫荒山披绿装的光荣传统,矢志不渝,流血流汗,连续苦干8个春秋,使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了35%,绘就了一个山川秀美的新庄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兰州市南北两山,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从2000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6.6亿元,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山河面貌不变,生态建设不止”的奋斗精神,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了44万亩的造林任务,存活各类树木1.3亿株,为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省林业厅厅长马尚英介绍,从1999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工程建设投资80.8亿元,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2423万亩,使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8个百分点,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61万平方公里。目前,全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已得到初步遏制,风沙危害的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长期超载运行的生态系统得到休养生息,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已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退耕大念草木经

  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定西市,是全省退耕还林的重点地区。8年来,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314.12万亩,涉及农户人均减少耕地近1.5亩。耕地减少了,将来粮食不够吃,会不会再发生毁林开荒的事情?

  “这种事情原先我们担心过,但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深入进行,定西市广大干部群众把国家的好政策纳入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全局通盘考虑,积极走退耕路、念饲草经、发畜牧财的路子,使全市农村经济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定西市林业局局长杨永宁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因地制宜,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在退耕地大力推广乔灌草结合的模式,在抗旱树种混交之间,大力种植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有效提高了林草覆盖率。目前,全市牧草种植留床面积已达到180多万亩,有效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

  桃红柳绿的季节,行进在陇中大地,只见昔日裸露的黄土地,大部分已被绿地所代替。从定西市安定区赵家铺到陇西县福星山梁,从通渭县的申家山到漳县大草滩乡,已是铺青叠翠,绿草茸茸。山脚下的庄前屋后,新盖了一处又一处羊圈牛舍,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草畜互动图”。陇西县福星镇红岘村村民利用退耕还林的机遇,近两年在退耕地种植各类优质牧草1400亩,户均近10亩,两年已出栏纯种小尾寒羊450只,收入达到23万元。安定区赵家铺村村民张万保去年种草20亩,饲养了7只小尾寒羊。他高兴地说:“养好一对羊,生活有保障;养好两对羊,零钱存银行;养好三对羊,迎亲盖新房……”

  在全省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会宁县,我们同样看到了一幅退耕还林“退”出一片新天地的喜人画面。近几年,会宁县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99.68万亩。为了真正实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目标。该县在确保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坚持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在全县积极实施了百万亩草、百万只羊、10万头牛工程。截至目前,全县已种植紫花苜蓿70万亩,养羊60多万只、养牛7万多头,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谢忙义扳着指头给记者算账说:5年来,全省各地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的大好时机,共建设优质牧草基地475万亩。据典型调查,一亩苜蓿可以养一只羊,一只羊净收入就是100元。也就是说,甘肃省依托退耕还林发展起来的草畜产业其年经济收入可达4个多亿,为广大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绿色银行”已形成

  穿行在陇南市和天水市沟壑纵横的山区,视野中,昔日的一座座荒山秃岭已被郁郁葱葱的生态林和经济林所替代。当地乡亲们高兴地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让贫困的山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是“钱在树上长,人在‘氧吧’乐。”

  陇南市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努力创建以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格局”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后续产业的开发,特色后续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1999年以来,全市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发展花椒159.86万亩、核桃105万亩、油橄榄9.3万亩,银杏14.3万亩,使全市经济林总面积发展到287.89万亩。2006年,陇南市经济林果产量达到20多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亿多元,全市人均林果产值达到220元,有20万户、80多万人口依靠林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有了山上那些‘绿色银行’,大家的心里不发慌。”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包家沟村农民杜建民、张银成谈到退耕还林的好处充满了信心。包家沟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种植业单一。前几年,村民们都穷得“叮当”响,近几年来,全村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发展果园3100亩,人均2.26亩,2006年全村仅果品收入就达到250万元,人均1822元。全村像杜建民、张银成一样年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农户就有80家。

  目前,天水市已建成像包家沟村这样上千亩的林果基地120个,百亩以上重点村1300多个,全市干鲜果品基地总面积已发展到158.2万亩,为广大退耕农户营造了一个个“绿色银行”。去年,全市林果产量达到5.74亿公斤,年收入达到8.8亿元,约有50万农户依靠林果走上了致富路。

  据了解,近几年来,全省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共发展经济林果近50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达到255万亩,产值达到12.8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94元。利用退耕还林工程拉长绿色产业链的,不仅仅是林果产业一项。各地还因地制宜进行林药间作,共发展各种中药材40多万亩。同时,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带动下,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腾出更多的时间外出务工,从事劳务和二、三产业,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