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政协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协要闻

做好节水文章推进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



  做好节水文章推进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共武威市委常委、凉州区委书记李世英中共凉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效林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不仅是个决心,而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这也不仅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长远大计。”省委书记陆浩在应邀做客人民网时进一步指出:“解决石羊河流域生态问题,最根本、最关键、最要害的是做水的文章,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而节水的根本途径是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
  为认真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指示和省委书记陆浩同志在武威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我们高度重视,从全局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保民勤就是保凉州的思想,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合理利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缓解用水矛盾,遏制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和省水利厅、市政府批复的《凉州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全区实际,编制了《凉州区水资源利用规划》和《凉州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及水资源保障“十一五”规划》,正在编制《凉州区水资源配置与水量削减方案》,明晰初始水权,提高用水效率,以保证流域分水目标和节水型社会建设顺利实施。制定行业用水定额指标,明确用水总量计划,控制用水指标,实现宏观总理与微观定额指标管理,促进节约用水。根据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明晰水权,优化配置,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地,公众参与,配水到户,水量交易,水票流转”为基本思路,编制了《凉州区水资源利用规划》、《凉州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规划及管理办法。示范带动,稳步推进。在全区38个乡牗镇牘选取了50个村作为农业用水试点,同时选取了黄羊河农场等5个农业企业作为高新农业节水试点,荣华公司等3个单位作为工业企业节水试点,凉州宾馆、天马宾馆两家宾馆作为服务业与生活用水节水示范点,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建立完善用水者协会,推行民主管理。先后在17个乡镇17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实行水权公平、公正、公开交易,协会控制面积达6.93万亩,参与农户8058户。今年将在清源、西营灌区的村组全部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力争年底全区协会达到210个以上。在配供水量上坚持“总量控制、计量供水、定额配水、分时到户”原则;在管水用水上实行“公开配水面积、公开配水时间、公开配水总量、公开配水流量、接受群众监督”的“四公开一监督”制度;积极探索出干旱山区“修水窖、搞集流、平梯田、铺地膜”的旱作节水模式,绿洲区“渠道输水、水窖蓄水、高新技术节水、地膜保水、植被护水”的综合节水模式。通过狠抓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全区高新节水面积已达4.48万亩,形成了常规节水、工程节水、高效节水、管理节水等农业综合节水模式。大力推行中水回用、节约用水技术,在保障生产生活用水的前提下,扩大工业和生态用水,降低农业灌溉用水,加快水权制度改革步伐,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投入资金3亿多元,先后完成了南营、西营、黄羊三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黄羊灌区水利骨干工程、日协贷款凉州区农业节水工程、西营灌区、张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骨干水利工程项目;实施了凉州区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农业示范、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节水项目;实施了农村人饮工程项目。至去年底,累计改建干、支渠道197.63公里,新建、改建斗农(井)渠623.72公里,完成土地治理4.8万亩,建成各类人饮供水工程1095处,解决了10.4万人、21.5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我区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河水灌区渠系水利用率由“九五”末的54.6%提高到目前的59.2%,井水灌区由79%提高到82%,年节约水量6850多万立方米。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的要求,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审批阶段,于2006年2月先期启动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应急项目,安排资金909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8185万元,地方配套91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是:改建西营二干渠3公里,一、二、三干支渠24条73.11公里;实施田间节水面积18.03万亩。至目前,骨干工程已拆除开挖渠道17条,28.77 km ,完成各类工程量10.4万立方米;加工支渠闸板70套;备料9.8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力1万多人,各类大型机械96台,农用拖拉机297台,田间渠灌工程己购置“U”形槽预制机15台,预制“U”形槽23公里。目前,各项工程进展顺利。
  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的生态治理方针,我们重点实施了“三北四期”、退耕还林牗草牘、封山牗沙牘育林牗草牘、土地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在沿山区和水源涵养区实行了人工绿化及小流域治理保护措施,绿化面积达2000多亩,每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平方公里,小流域综合治理1平方公里;在灌区的农田、道路、渠道进行了林网建设,现已建成240多公里的绿色长廊;在沿沙区封沙育林牗草牘1万多亩。同时,严格落实“三禁”规定,禁止发展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逐年关闭地下水禁采区机井,坚决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新的环境破坏,使全区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石羊河是武威市乃至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地区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河”。对于地处石羊河流域中上游地段的凉州区,当前要立足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实际,围绕节水这条主线,采取科技的、行政的、工程的、法律的、经济的综合措施,全力抓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这一“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德政工程”,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协调解决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凉州区水资源矛盾突出,除了水资源严重短缺这一客观原因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要实现节水目标,除了实施节水项目,进行工程节水外,更关键的是要通过调整结构,建立与水资源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要以水资源决定产业布局,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发展壮大食品工业,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以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继续坚定不移地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构建覆盖三次产业整体的节水型产业体系,推进生态良性循环。在对整个一、二、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同时,合理确定农业内部结构目标和种植比例。目前我区农业用水占全区用水总量的80%以上,节水的关键在农业,潜力也在农业。要坚持以水调结构,压缩高耗水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扩大耗水少、效益高的蔬菜、葡萄、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提高单位面积和单方水的效益。大面积推广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技术,确保节水、增收双赢。坚持围绕产业优势调结构,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与龙头企业的发展和产业化项目结合起来,围绕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化项目调结构,把农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严格推进关井压田。农作物灌溉面积过大、灌溉方式粗放,是用水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要真正实现节水目标,需要多管齐下,严格执行禁开荒、禁放牧、禁打井“三禁”政策,采取关井、压田的办法,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压缩农作物灌溉面积。这样一来,才能逐步实现采补平衡,向下游民勤县的泄水量也会有所增加。今年,必须确保完成关闭机井170眼,压缩耕地15000亩。关闭部分机井、压缩播种面积、减少用水量后,要用算账对比、效益引导的办法,鼓励农民群众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扩大加工型马铃薯、酿造葡萄等经济作物面积,用高产高效代替传统的广种薄收,同时积极为农民提供生产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销售服务,做到“减地不减收”,确保在关井、压田的同时农业生产不受损,农民收入不减少。

  大力发展草畜产业。中上游地区不断毁林毁草、开荒种地,严重毁坏林草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水源涵养功能急剧下降,是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据测算,在河西走廊,种草要比种粮食节水一半左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不仅能节约灌溉用水,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而且通过种草发展畜牧业,从长远看效益要比种粮食高得多。因此,除了北部沙漠边缘区和南部水源涵养区的一些耕地,必须撂荒进行自然修复外,要在其他压缩下来的耕地上大面积种草,加快发展以舍饲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在实现节水、弥补农民减地损失的同时,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

  积极实施劳务输转和生态移民。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来甘肃慰问全省各级干部群众。期间,在谈到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时,总书记提出了“增大分子、缩小分母、减少农民、增加收入”的要求。也就是说,要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经济总量增大,把农业人口减下来。减少农业人口,计划生育是一种手段,更主要的是劳务输出。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力度,逐步减轻人口对水土资源的压力,也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中一项长期的带有根本性的措施。对于凉州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就是要通过加大生态移民力度、扩大劳务输出、发展非农经济、壮大二三产业等途径,积极鼓励农民群众走出土地、走出农业、走出农村、走出石羊河,向企业转移,向城镇转移,向区外转移,向城镇和发达地区流动,实现异地致富和多渠道就业,走先劳务后移民的路子。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水源涵养区和沙漠边缘区的农民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从总体上减轻人口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实现“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确保绿洲”的目标。

  深化水权制度改革。凉州区水资源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石羊河流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单纯靠工程措施已难以解决,必须探索和创新水资源管理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要以水资源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为内容,从明晰水权入手,着重改革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建立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有偿使用、水权交易、用水户参与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引进装配智能取水系统,建立“总量核定、分户分配、同增同减、凭卡取水、卡票交易”的取水许可运营机制。推广用水者协会参与式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让用水者参与水权、水价、水量的管理和监督。引入市场机制,全面推行水票制度,鼓励用水户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水量交易,实现水权流转。按照“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的原则,深化水价改革,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水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