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政协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协要闻

这个冬天不太冷


    2月5日,立春后的第一天。北京动物园水禽岛,结冰的湖面已经消融了一半,悠闲戏水的天鹅和野鸭子早早恢复了生气,让人们仿佛忘记了此刻还身处冬季。当天下午,北京南郊观象台的最高气温达到16℃,创下自1840年以来167年有系统的温度记录史上同期气温的最高纪录。而此前历史上2月上旬北京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993年2月6日,气温为15.8℃。
  “这个冬天不太冷。”2006年冬天,全球诸多地区气温偏高,“暖冬”成了流行语。按照气象学定义,当某年12月至次年2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比近30年同期的平均气温高出0.5摄氏度以上,这个冬季即可视为“暖冬”。国家气象局的有关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是否属于暖冬还要看2月份天气的状况,但总体而言,冬季气温持续偏高成为趋势。而在人们享受冬季温暖的时候,全球气候变暖的背后有许多我们不可忽视的真相。
  全球变暖:比我们想象的更糟糕
  如果仅就人们自身目前的感受而言,气候变暖的感觉似乎并不坏:油价降下来了,天寒地冻的感觉没了……不过,科学家理性而严谨的分析让我们不得不越过眼前看得更远:在不太远的未来,人类将不得不承受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比如说数十亿人缺水、南北两极冰盖将迅速消融,海平面升高将导致一些岛国的消失,暴雨、干旱、热浪等极端天气将频繁出现,生物链被打乱以及传染性疾病肆虐等。
  近年来,全球平均气温连续升高,许多国家连遇酷暑、暖冬、飓风、洪水和干旱,这些都在警示:灾难可能并不遥远。
  2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担忧:目前这种全球变暖的趋势不仅会导致暖冬的出现,它还会导致一些极端天气事件,比如高温、干旱、飓风的频数和强度都会加大。“去年在我国发生了几次大的台风,造成了一定生命财产的损失,在某种程度上就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据统计,2006年我国天气气候异常多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气象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灾情重。全国因气象及其衍生灾害造成270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2120亿元。用“三农专家”段应碧的话来说,2006年是1998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以来的又一重灾年。
  “今冬暖冬,因此防沙尘暴的形势不容乐观。”前不久中国西北地区出现了今年头场沙尘天气,这是近年来沙尘天气来得最早的一次。北京环保局局长史捍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北京及周边地区缺少雨雪天气,按照往常的惯例,这是造成春季沙尘暴严重的因素。北京处于极端气候区域内,不利的气候条件容易造成沙尘暴的多发,北京市去年因沙尘天气和其他恶劣天气的影响,频繁出现空气质量5级以上的重污染天,成为6年来重污染天气最多的一个年份。
  气候变暖已经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对农业生产正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今冬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都比常年略高,中国气象局监测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平均气温为零下4.5摄氏度,比常年同期偏高1.4摄氏度。在东北某些地区,甚至达到了历史同期的最高值。农业专家称,冬季偏高的气温将对来年农作物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气温偏高有利于土壤中的虫卵、病菌越冬,易导致春季病虫害蔓延。同时,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干燥,有可能引发部分地区的春旱和土壤失墒现象。此外,由于气候变暖使农业需水量加大,供水的地区差异也会加大。为适应生产条件的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高级工程师吕厚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且具有两面性。“对华北、新疆地区的冬小麦越冬来说,应该是有利的,因为没有特别强的寒潮,但同时气温偏高对病虫害越冬也是比较有利的,结果可能容易导致春季病虫害发生。下的雪比较少,对冬小麦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据吕厚荃介绍,2006年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川渝地区的伏旱高温。重庆、四川的伏旱分别为百年一遇和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年份,具有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出现范围广、灾害强度大、危害程度重的特点。伏旱的开始期出现在7月上旬,比常年偏早十几天,至9月上旬才结束。
  吕厚荃说,夏季的异常高温是导致旱情迅速发展、危害程度加重的主要因素。2006年旱区大部分超过35摄氏度高温日数为30到55天,部分地区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日数达10天以上,甚至突破44摄氏度。四川东部、重庆大部7月至8月中旬的降水量偏少程度、高温持续时间与强度均达到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极值。干旱强度和范围明显大于往年,波及了四川122个县市、重庆34个区县,几乎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区,无论是强度、范围、持续时间均超过历史同期。作物遭受高温、干旱的双重危害,导致结实和灌浆不良,粮食减产500万吨以上。经济作物的产量、品质也有所下降。同时,农业基础设施也损毁严重,对农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吕厚荃称,2006年秋季我国冬作物区大部分气温明显高于常年同期,暖秋使北方冬麦区小麦冬前生长较快,部分地区出现旺长现象,抗寒能力差,遇强降温有可能会出现冻害。特别是一些墒情差的地区,麦田不能严实封冻,出现大风降温时,易形成冻害。
  “最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如不采取措施,到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牧业方面,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化趋势,使半干旱地区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界限可能扩大,高山草地面积减少,草原承载力和载畜量的分布格局会发生较大变化。”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近日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对中国气候变暖的趋势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在这份报告中首先指出了气候的变化将对我国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增加。“这些影响以负面为主,某些影响具有不可逆性。”“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们到现在也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秦大河的这句话也是很多专家的担忧所在。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将会严重影响我国超长期的粮食安全。
  遏制变暖刻不容缓
  2月6日,身兼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的秦大河在国务院新闻办向记者介绍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 PCC)2月2日发表的全球第四次气候评估报告摘要。这份长达21页的报告指出,地球表面气温在过去100年里上升了0.74℃,到2100年可能比1980年至1999年时高1.1℃至6.4℃。过去50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90%的可能性与人类使用石油等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而在2001年发表的第三份气候评估报告中,与此相关的这一数字还是66%。
  从66%到超过90%,让那些曾对人类是不是地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产生过怀疑的人们清醒地看到,遏制气候变暖刻不容缓。
  “气候变化过去是科学问题,现在是现实问题。”秦大河向记者表示,这个评估报告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再次说明了气候变暖不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而且是能源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公众和科技界的关注焦点。他同时承认,全球变暖导致2006年长江中上游降水量减少、水位降低。
  联合国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全球变暖,全球将有11亿至32亿人面临缺水危机,而我国将面临严重缺水的困境。据了解,根据现有数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总用水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而届时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8000亿至9000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接近极限。水利部有关专家透露,近年来我国缺水问题一直存在。目前在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的情况下,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将近400亿立方米。在农村,“十五”期间,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在城市,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110座城市严重缺水。有关专家指出,如果不及早采取有力措施,我国将迎来严重的水危机。
  有专家指出,在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不断提速、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应优先考虑节能,其次是考虑发展清洁能源。“对公众而言,每一个公民都有义务了解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图为:由于暖冬对气候的影响,本该3月开放的早樱也提前开放。 本报记者 贾宁 摄
 来源: 人民政协报       王慧峰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