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民族地区畜牧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提案
我们在调研民族地区畜牧业发展情况时了解到,近年来,我省通过在民族地区实施国家禽畜良种工程、畜牧“菜篮子”补贴等项目,将奶牛、肉牛、牦牛和绵山羊列入良种补贴项目扶持范围,牛羊良种繁育体系得到进一步配套完善,良种繁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民族地区财力困难,补贴的范围和资金数量有限,牲畜良种退化问题仍然十分严峻。一是牲畜良种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2014年,甘南州牛羊良种率48.3%,临夏州牛羊良种率72%,天祝县绵羊和黄牛良种率80%,肃北、阿克塞县绵羊改良率90%,张家川县牛羊良种化率为95%和90%。二是牲畜品种退化、单畜产值低,畜群整体效益不高。据了解,与70年代数据相比,甘南牦牛、欧拉羊个体平均变小21.8%和16.7%,牦牛肉、奶产量平均下降31.2%和17.8%,欧拉羊产肉量平均下降18.3%。由于牲畜良种化程度低,能繁母畜比例小、饲养周期长,畜群周转慢,民族地区畜牧业经济仍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步伐缓慢,调整畜牧业补贴政策,稳定牲畜生产基础群体规模,减缓繁殖母畜饲养数量下降、未成年幼畜过早出栏趋势势在必行。因此,建议:
1、加大对优势畜种良种补贴力度。将甘南牦牛、藏羊、河曲马、甘肃高山细毛羊、岔口驿马及家畜的基础母畜、幼畜全部纳入良种补贴范围。
2、将民族地区列入国家牛羊能繁母畜补贴范围。国家已在部分地区实施牛羊能繁母畜补贴政策,我们省还没有纳入国家实施范围。建议积极争取国家将我省民族地区列入国家牛羊能繁母畜补贴范围。
3、增加补贴品种,扩大补贴范围。我省是牛羊养殖大省,建议参照国家已建立的生猪养殖应急预案,建立民族地区能繁母畜养殖补贴应急预案,在牛、羊、生猪价格大幅下跌时,对能繁母畜给予补助。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