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议政

月协商座谈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协商议政 > 月协商座谈会

84号提案:关于加强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提案

关于加强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提案

  一、我省畜牧业经济新常态及新趋势
  随着国内外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畜牧养殖利润空的间不断收窄,畜牧业调整转型加快,规模化、专业养殖的比例在扩大,散养户数在萎缩,已形成了以养殖场、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为主导的生产格局。目前全省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8500个,适度规模养殖户发展到80多万户,全省猪、禽、奶牛、肉牛、农区肉羊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6%、75%、71.5%、41.5%和45%,猪、禽、奶牛养殖基本形成了以大集团为主导的产业链。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畜牧兽医专业人才资源配制同畜牧经济发展不适应。随着省内农区畜牧产业高度市场化,生产技术服务逐渐被企业全产业链的商业化服务模式取代,过去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出现了“空心化”趋势,职能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转型不快。目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85%以上都是70-80年代中专毕业生,草原、畜产品加工销售等专业人才少,知识老化严重。人才评价导向不科学,片面将论文、获奖成果作为科研人员的晋升标准,专业人员缺乏沉下去抓工作的定力。同时缺乏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机制,大学毕业生宁愿改行,也不愿到基层畜牧企业工作。
  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措施乏力。基层畜牧业科研课题少,科技成果少,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缓慢。近年来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增加,岗位设置未调整,年青业务骨干无法晋升职称。由于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出去学习或培训机会很少,科技服务能力水平不高。
  三是基层专业技术队伍待遇低。乡镇基层单位工作经费缺口较大,工作条件较差,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相对较低。职称职务晋升慢,发展前途小,工作没有多大激情。加之干部队伍轮岗交流工作不利,越偏远越难调整,家庭负担重,严重影响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资源。一是重构畜牧兽医创新评价奖励体系,建立以创新成果实际效益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着力打造公开、公平竞争环境,同时加大培养中青年创新人才力度。二是深化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改革。加快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的市场化、企业化,提高关键技术的供给能力。支持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人才的有序流动,优化创新人才布局,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事业单位和企业间持股和技术承包,允许科研单位、事业单位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兼职、专职参与成果转化、开展技术服务。三是加大高校毕业生进企业(畜牧)项目安排,进企业的高校毕业生,财政连续五年发放工资补助,并优先招录到基层畜牧兽医事业单位。
  2、完善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建议省上再连续五年实施乡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招录政策,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人力支撑。二是注重在职教育和培养。建立完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制度,建立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学历层次再教育制度,实施能力提高工程,采取外出考察学习、跟班学习、企业挂职、交流锻炼、专家讲学等多种有效方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三是加快适应畜牧企业承接畜牧生产技术服务形势,畜牧部门及时将职能转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来,事业单位要及时调整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设置,因需设岗、评聘分开,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突出解决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职高能低的问题。 完善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制度,大力推行技术职务评审的“地方粮票”制,推行市内、县内有效,使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层人员享受相应的待遇。
  3、提高基层待遇,打牢畜牧兽医工作的基础。一是制定分配优惠政策,待遇留人,突出多劳多得,实行基层畜牧兽医站人员的岗位补贴,给基层应有的收入支配权,允许基层畜牧兽医站收支结余可用于奖励性工资,使基层人员的工资较大幅度高于市、县局(站)。二是对基层中高级职称评审实行倾斜,实行“地方粮票”,放宽学历、任职时间要求,免予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三是建立定期轮岗交流制度,5年一小轮、10年一大轮,在安排回城人员时,必须首先从偏远乡镇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中安排,防止“一进定终生”,在提拔科级干部要强调基层履历,至少要有5年以上的基层履历,引导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在一线锻炼、在基层成长。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