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议政

月协商座谈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协商议政 > 月协商座谈会

30号提案:关于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案

关于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案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并由此使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并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当前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是关系2020年能否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所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就近期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进行调研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不足。通过调研发现,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不足,医务人员数量少,卫生机构床位数不足,资金短缺,造成了公共医疗卫生水平低。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水平不高,乡镇卫生院没有处方权,一些价格低、利润低、用量少的药品投标后不能及时供应,造成药品缺乏等现状,严重影响了乡镇的医疗水平。
  二是安全饮水未能全覆盖。饮水安全存在隐患一直是贫困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的吃水困难问题,饮水安全无法从根本上得以保证。以环县为例,该县地表水为苦咸水,地下水矿化度高、含氟量严重超标,不适宜人类饮用。尽管在国家层面上环县已被列为首批苦咸水淡化试点县,获得投资上亿元,已建成机井约86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县农村群众干旱之年的应急用水,但由于这一措施并未达到全覆盖,所以饮水安全问题仍未解决。并且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没有专门的维修养护资金,单靠工程本身不能维持正常运行,后期的工程运行维护管理资金缺口大,造成了安全饮水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三是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资源无论是在资金、师资还是基础设施方面均存在短缺现象。首先,教育事业需要的资金极大,尽管近年来实施了“校安工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项目,但由于上级下达资金仅够用于校舍土建工程,给排水、硬化、绿化及内配设施等附属项目无资金来源,且各县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到位。其次,部分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师资短缺现象,部分教师的文化素质水平不高。特别是民办转正的教师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不强,部分老教师不安心从教,小病大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学点教师普遍年龄偏大,平均年龄50岁左右,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补充困难,特别是偏远山区、条件差的教学点,优秀教师派不下去,在校拔尖教师留不住,即使在校也不安心教学,导致教学质量提升缓慢,造成农村生源流失严重。
  四是培训和就业保障存在困难。在培训和就业方面,存在劳动力技能培训形式单一的问题,培训机构大多将培训办到乡村、办到田间地头,因此成本较高;同时农民就业培训补贴较低,以平凉市为例,农民就业培训补贴为每人每次300元,制约着培训领域的拓展和培训质量的提升,对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以及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建议
  (一)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公共医疗卫生方面实行专项资金倍增计划。中央对社会事业项目的投资一般占总投资的60%左右,其余的由省、市、县三级配套,而市县由于财政紧困,配套资金很难落实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质量、进度和任务的完成。因此建议取消县级配套,由中央全额拨付或者提高中央财政拨付比例。同时由于现行的项目投资中不包括项目前期的勘察、方案设计、土地征用等费用,建议由省财政全额专项列支。
  (二)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作用。
  建议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进一步释放民间投资潜力,引导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提供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谁投资谁受益等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积极性,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质量。
  建议通过引入志愿机制,动员更多的志愿服务资源作为非资本化资源投入到日益短缺的社会保障资源中去。通过倡导、鼓励和支持利他主义的文化价值观把社会上的大量非资本化资源与有限的资本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投入到资金相对短缺的福利设施、道路建设、医疗等方面,形成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新的资源组合。
  (三)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乡镇医务人员待遇水平。
  应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引导教师、医务人员到贫困地区农村工作。一是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乡镇医务人员经济待遇倾斜政策,大幅度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乡镇医务人员工资水平,并实施岗位津贴制度。农村中小学教师、乡镇医务人员每人每月发放补贴,并优先全额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乡镇医务人员绩效工资,大幅提高年收入。二是实行教师、医生职务晋升向农村倾斜的特殊政策,要求城镇学校教师、医务人员晋升职务、评选县级以上优秀教师、医务人员等,须在农村学校和乡镇医院工作一年以上。三是实行农村中小学教师、乡镇医务人员评优评奖倾斜政策,财政每年预算内安排政府奖励基金,在确定优秀农村中小学教师、乡镇医务人员名额时,向农村地区大幅倾斜。四是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乡镇医务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将农村中小学教师、乡镇医务人员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乡镇医务人员公转房、周转房建设工程。
  (四)为农村免费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全科教师。
  目前,我省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僻,山高路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产、生活环境较差,造成了专业教师和专业医生的极度匮乏。因此建议我省每年在省属高校招生计划中,单列为农村小学、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全科教师和全科医生指标,定向招录高中贫困毕业生。招录的培养对象在校学习期间可享受“两免一补”优惠政策。有意愿并获准接受免费培养的学生须按协议约定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资格,并按协议约定定向就业。定向招录的学生在完成学校相应教育计划并取得毕业资格后,需到指定的乡镇卫生院(或乡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或乡镇及以下小学或教学点定向就业,且在定向服务单位连续工作至少6年以上,为贫困地区农村提供充裕的师资和医护人员来源保障。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