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省软件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发展的提案
近年来,我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省内分布近千户企业,有资质企业近百户,新增资质企业较上年增加18.97%。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4年底,甘肃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7.45亿元,同比增长37%,环比上升9.4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长8.5个百分点。其中,软件产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储存服务分别达到9.0亿元、13.2亿元、1.75亿元和3.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2%、9.0%、24.11%和36.82%,新兴领域数据处理和储存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16.92、9.11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增加18.7%,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加89.4%。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行业现有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6户,通过CMMI3级认定3户,新增登记软件产品年均增长49.96%。政府推动力不断增强,但我省对软件业的保护和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软件业保护严重滞后于软件业快速发展和企业日趋强烈的保护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我省软件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当前软件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经过各方面的协同努力,软件行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我省软件企业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却与国内外同类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隐患众多。具体表现如下:
(一)保护层次低,大量存在知识产权归属关系不清现象。有的公司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协议来解决权属问题,但往往因缺乏法律专业知识导致细节疏忽,隐患众多。常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企业员工违法使用企业技术成果或商业秘密,企业愤然诉诸司法,却发现软件权属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或干脆没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研发的成果被剽窃。
(二)保护措施欠缺。软件企业不同程度地开始重视软件产品引发的法律问题,但落实到行动的却很少。大多数企业仅是在出现纠纷后临时抱佛脚,临时找律师或有法律知识的朋友咨询,结果往往因为事出仓促,缺乏必要的预防机制而使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切实的维护。
(三)保护方式不专业,未将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内容纳入企业管理制度之中。调查显示,软件企业大多无常年法律顾问或聘请专业人士负责此类事务,也没有建立具体的保护制度,有的企业自行起草协议,但缺乏系统性、专业性,保护力度甚微。
(四)管理欠规范。因软件人才外流、管理不善而导致软件知识产权泄密和流失的问题比较严重,软件的研发及经营活动中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加强我省软件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软件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深入了解国内外有关软件保护的法律法规。首先应该加强自身保护意识,企业要清醒地意识到知识产权所能带来得的相关权利与利益,同时明确私自使用和仿造他人产品将会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财产损失。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主动的规避法律侵权风险以及最大限度保障自身利益。有条件的软件企业还可以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及时为软件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帮助软件企业应对软件法律纠纷。
(二)对研发成功的新软件及时依法登记。软件企业一旦研发出具有新的功能的软件,应及时向国家软件登记部门进行登记,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同时,向软件登记部门登记后所获得的证书,也能成为日后发生软件侵权纠纷处理时的有效证据。
(三)为软件产品通过其外包装注册商标。软件企业可以对新研发的软件产品注册商标,例如在软件外包装上或介质上标识和申明该商标,以防止其他企业仿冒本企业的软件产品。这样也可以为自身软件产品增加一道安全保障。
(四)软件企业建立有效的侵权预警机制。软件企业建立应急和预警机制是制定软件保护战略的需要,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应对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避免软件知识产权纠纷的发生,规避软件侵权行为,保护好自主开发的软件合法权益。
(五)加大打击软件知识产权犯罪力度。针对侵犯软件业知识产权犯罪的行为高发、频发的现状和特点,执法机关应结合实际制定合理的入罪门槛;多部门协调配合,形成打击合力,提高全社会对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
(六)搭建“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司法机关等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保保护组织,构建民事、刑事、行政保护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优质服务,立法、司法机关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打击和预防侵犯软件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为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和社会环境,切实解决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维权的后顾之忧。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