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履职

委员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委员风采

包容创新:陇人品格的魅力昭示



  经过一代又一代陇原儿女的艰苦奋斗,全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甘肃精神也渐次明晰,成为催人奋进的律动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虽然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于沿海,但甘肃人的精神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省政协委员马力说,“培育和弘扬‘甘肃精神’,这是一个亮点,也是一个创新。”
  亿万观众迷醉的《大梦敦煌》
  从2007年1月26日开始,《大梦敦煌》在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3国巡回演出,计划演出31场。这是我省历史上规模最大、巡演时间最长、剧场规格最高的一次赴外演出。1月28日,在巴黎会议宫演出时,《大梦敦煌》以东方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和演员精湛优美的表演,深深打动了以浪漫著称的巴黎观众。每次演出结束,都会出现“曲终人不散”的动人场面。法国一位著名演出商感慨地说:“《大梦敦煌》应当属于全世界!”
  余秋雨先生在《莫高窟》一文中说:“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只是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这就是《大梦敦煌》的魅力,在包容中创新,在创新中包容。
  上世纪末,《丝路花雨》从甘肃风靡全国。21年后,陇原艺术家们没有在市场经济的潮汐中迷茫,始终将创作的探头对准这块举世闻名的大漠深处,又磨出一剑——《大梦敦煌》。两部佳作的包容创新使世界惊叹:“甘肃的艺术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大梦敦煌》是兰州歌舞剧院从1998年开始酝酿,历经3个春秋,创作而成的一部以敦煌舞为题材的大型舞剧。为创作这台舞剧,他们五走敦煌,六易其稿,精雕细琢,不断完善,于是才有今天这台剧目示人。著名舞蹈编导陈维亚、著名作曲家张千一、著名撰稿人赵大鸣、著名舞美设计师高广健等都为此剧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评论家单三娅女士就曾经这样评价过:“《大梦敦煌》不仅仅是以民族舞剧的形式反映了灿烂瑰丽的敦煌文化,更重要的是,作为舞剧,《大梦敦煌》剧情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口味,结构严谨,舞蹈动人,音乐更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情,是一部能引起共鸣的好戏。”
  2004年,《大梦敦煌》入选当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同年,又第8次进京演出。《大梦敦煌》的艺术成就,远不止这些,但仅其如诗如画如梦的意境就已足够我们咀嚼和享受;仅其艺术的追求和品位,就让世界对甘肃的艺术家们仰慕不已。
  点评:从远古的石笔下到今天艺术的顶峰,也许它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用肢体勾勒出人性的高尚。当“曲终人不散”时,我们似乎看到它的幕后,是一群为艺术献身的包容者。伟哉,《大梦敦煌》!
  千万《读者》:理性发展中创新
  在甘肃最值得一提的文化品牌就是《读者》。这本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杂志,历经25年的发展,发行量已跃居亚洲期刊首位,名列全球综合类杂志发行量第四。
  《读者》创办时,3万份的发行量距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足有上百万的距离,但3年间,《读者》先后由50万、100万上升到了1984年的180多万,年平均递增量为178%,创造了中国期刊史上的奇迹。创办第4年,《读者》跨入中国期刊排行榜的前十名。
  1994年、1995年,又连续两年排名中国十大期刊首位。从1997年开始,《读者》曾在第四、六、八位上徘徊。到2005年,月平均发行量达到896万份,最高达到943万份,直逼千万大关,稳居全国9000多种期刊之首,成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创刊以来,《读者》的总发行量已经超过10亿本。央视索福瑞公司调查的数据表明,这本杂志的传阅率达到十人左右,是中国同类杂志里传阅率最高的一本。
  《读者》的精髓在哪里?杂志创办人之一的胡亚权说:《读者》是人性化的,用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那些优美的故事、文字和图画,轻轻触摸到各色人等心灵的最柔软处,《读者》选择了真善美的追求。
  2003年,温家宝、李长春、回良玉等中央领导在对《读者》的批示中指示,要爱护好《读者》,保护好《读者》,关心刊物的成长,稳妥处理刊物出现的问题;2005年8月2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率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亲临读者杂志社视察,详细询问了有关读者杂志社的成长历程和体制改革情况。
  2005年1月22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到任仅12天,便着手商议组建出版集团一事,他提出,改革后《读者》杂志不能萎缩,要给其一定地位。《读者》是理性的,她既入世而又出世,永远用一种思索的神态看待这个纷纭世界。如何保持并扩大《读者》品牌优势,有关方面在关键时刻选择了组建出版集团。11月30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由此诞生。
  “我们将来存在与否,要由市场决定,因此必须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必须在经营思路、工作理念、方式方法上进行彻底的改变,早改比晚改好,大改比小改好。”出版社总编辑孟臻未雨绸缪,包容和唯美的审美取向使得《读者》成为一方“心灵的净土”、“精神的家园”。不断创新的思路,使得这本杂志经久不衰,青春永驻。
  点评:10000000,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数字,更是一种责任。在发展的路上,《读者》更多地选择了理性和包容,它让世界看到了甘肃,它让甘肃走向了世界

百万移民:兰州包容下的创业者

  1952年4月23日,208名上海女大学生乘上了西行的列车,一路唱着《共青团之歌》辗转来到兰州,成为第一批支持兰州发展的移民。

  当时年仅17岁的马丽华就是这其中的一位,为了参加革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她瞒着家人偷偷报了名。后来,她给父母做工作:“兰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是丝绸之路重镇,有黄河,有火焰山……”最后,在马丽华的劝说下,父母同意了她的兰州之行,但是令父母没有想到的是,马丽华一去就是几十年,一辈子扎根在了兰州。

  1952年国庆前夕,为了庆祝兰州至天水铁路竣工,当时的邓宝珊省长指令甘肃建筑公司派人邀请上海“中国霓虹灯厂”的技师来兰支援。当13名技术高超的师傅协助完成庆典后,被兰州人真诚所感动,他们决定留在兰州,和兰州人一起创建了“兰州霓虹灯厂”,从此,兰州开始有了自己生产的霓虹灯。

  1956年2月,上海华建医院接到医院整体迁兰的命令,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60岁的刘景惠院长没有丝毫犹豫,他认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自己的希望所在,于是,他带头执行命令,两个月后,他带领89人毅然来到兰州,组建了“兰州工程总公司医院”。

  建国初的兰州,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正当兰州人民愁眉不展的时候,佛慈制药厂、悦宾楼京菜馆、信大祥呢绒绸布店、意姆登洗染店等企业自愿迁入兰州。

  兰州人的包容使全国人民感动万分,全国各地来兰支援的有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工业建设、农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人才和行业。令人敬佩的是,面对兰州恶劣的条件和种种困难,众多的“移民”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知难而进,把兰州当作自己的家乡,以极大的热情开始创业。兰州开关厂1960年迁入兰州以后,随着地方经济不断的发展,该厂不断创新,自觉竞争,先后办起了兰州仪表厂、兰州无线电厂、安宁弹簧厂、兰州电镀厂等“土生土长”的地方企业。

  据史料记载,建国以后,兰州共有三批次大的移民,共计90多万人,他们大多数都在兰州扎根,他们的支援成就了今天的兰州,而兰州之所以能成为工业城市,最重要的是上世纪50年代“移植”迁入了一大批外地企业。

  兰州是个移民城市天南海北的人在这方水土上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几次大移民带给兰州人博大的包容性也带来了各地的文化特色和饮食风俗和本地的民俗结合形成了自己固有的魅力。如今,兰州是一座有着200多万人口的中型城市,如果说百万移民成就了兰州的发展,那么这个成就是建立在兰州人包容创新基础之上的。(我省青年作家姬广武对本节亦有贡献,在此感谢!)

  点评:他们是兰州第一批大移民,也是最后一批移民,举家西迁,不畏吃苦,把最大热情和青春献给了昨天的兰州。他们是不归的候鸟,他们是金城的月亮;兰州人是天底下最有包容度的人民,一百万,在兰州人心中是最好的籍慰,一百万,在兰州人眼中个个是家中的兄弟姐妹。

  十万浙商:兰州商业的新理念

  在大批浙江商户和资本流入兰州的同时,他们创造的不仅仅是利润和产值,发达地区的创业理念、商业文化意识也正在对兰州人的观念和心态产生深远影响,这对转变兰州人的创业观念和创新意识具有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兰州以海纳百川之胸怀,创出了兰州的商业理念。

  1998年8月,国芳百盛开业时,曾创下了日最高销售额700多万元的业绩;到了2000年,地处小西湖的义乌商贸城创下了年销售额5亿元的奇迹。2002年,在东部发迹的大陆桥房地产开发公司搬迁十六中后,在东部批发市场旁边建起了东部品牌服饰批发广场,点燃了东部商圈的竞争。如今兰州的百货业除了“西太华”等少数几家本土企业外,其余均由浙江人掌控。

  据了解,2005年底,浙江在兰总人数达10万人,其中从业人数7万人。大小商户约4万户,其中资产规模千万元以上企业3000家,资产规模上亿元的企业16家。

  浙商在兰的创新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兰州的民营经济,目前,浙江在兰企业已经占到全市民营经济总量的48%,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到10%以上,拓宽了地方就业渠道,成为兰州流通业一支劲旅。

  在兰浙资企业80%为流通领域企业,主要从事各类服装、家电、小商品批发零售,以各类销售公司、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形成了浙资企业最突出的特点。浙资在兰形成商贸批发零售、大型批发市场体系,在东部商圈里,现有经营户8000余户,浙商约占80%;其次是涉足工业领域,目前在兰从事各类加工工业,资产规模千万元左右的浙资企业近300家。较有代有性的企业有:亿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加工铝塑板,年产值达2亿元,销往全国各地,及兰州鹏飞保温隔热有限公司、七里河冷轧带钢厂、仙居茶叶食品有限公司等。近年来,工业投资项目呈增长、扩大趋势。

  2006年吉利汽车项目落户兰州,成为浙资在兰工业领域投资的新亮点,这对促进兰州市地方工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除此之外,一批小型加工企业或作坊式加工点,利用当地廉价土地、劳动力等,降低生产成本,大多以服装、家具、小百货产品和配件组装为主;还有服务领域以及收购上市公司领域,2003年浙江红楼集团出资12亿元,收购兰州民百集团股份公司28%的股权,控股民百,为唯一借助兰州上市企业跻身资本市场的浙江大型民企。此举具有创新意义,标志着浙资在兰州的投资发展,已经从实业投资开始转向股权投资,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

  点评:如果没有浙商,兰州的商业也许是死水一潭,如果没有兰州人的包容,浙商也许会一事无成,他们共同促进了兰州的第三产业,他们是全国最优秀的“黄金搭档”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