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履职

委员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委员风采

李建保、李星建言科教兴西部:缩小东西部落差 吸引孔雀西北飞

李建保、李星建言科教兴西部:缩小东西部落差 吸引孔雀西北飞
 
  西部大开发已经实施八年了。在基本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的今天,西部的持续发展下一步最需要的是什么?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原青海大学校长、现清华大学教授李建保和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大学副校长李星不约而同地回答:是教育的兴旺,是政策扶持下的科教兴西部!但是,科教兴西部的基本要素——人才和科技力量,与东部的差异,还在继续拉大。西部大开发的造血要素——人才和科技力量,亟须加强。
  普遍现象:
  孔雀东南飞
  李建保算了一笔账:西部大开发开始时的1998年,全国大学生的招生人数为100多万人,2006年已经达到540万人。1998年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招生人数分别为5万人和1.5万人,到2006年已经增加到34万人和5.6万人,分别翻了好几倍。但是,培养的这些人才中,许多人从西部来,到东部区,并最后滞留在东部。据北京市的统计资料显示,北京市每年增加的50多万人的新增人口中,大部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在北京就读的大学生毕业后,其中的15%-20%以上,以各种原因滞留在北京。高校招生成为一个“虹吸管”,源源不断地将西部的高智商的青年人吸引到东部,却没有一个很好的机制,促使大批的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再回到西部去。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仍在继续,西部与东部的人才落差,正在进一步增大。西部的高学历高技能的劳动者,显得越来越相对匮乏。
  为此,李建保大声疾呼建立一个更好的机制,引导和吸引大学生到西部去,到祖国艰苦的地方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李星也说,东部的人才很难很难引进,尤其是东部地区优越环境的熏陶,东部较长时间的亲身体验和实践锻炼的人才对西部更有帮助。从这些意义上讲,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立,不能完全依靠自己,要靠东部地区的支援和帮助,要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西部人才专项资金的支持。
  现有举措:人才计划与科研项目计划脱钩
  现在,国家的许多部门,已经注意到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西部人才和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教育部的春晖计划、西部高校对口支援计划;中科院的“西部之光”计划;科技部的“西部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地区专项基金等。中组部和团中央还设立了博士挂职团,每年派出一批青年博士到西部省份挂职锻炼。这些项目,从不同的侧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还不够。
  李建保认为其不足在于这些计划的实施,人才计划与科研项目计划脱钩,从中央角度缺乏长远的机制。由于没有将人与项目挂钩,没有考虑到其人在西部的事业舞台,赴西部的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在离开西部后的事业缺乏连续性。项目没有延续性,人员也没有连续性。在许多情况下,去的人只是增加了经历;做的项目,也只是为了科研经费,或者解决了某个临时的难题。实施的西部人才和西部项目都是一批又一批,但是,持续发挥作用的、后续效果长久的人员和项目,就凤毛麟角了。
  会诊“病症”:
  建议建基地,设专项资金
  针对上述“病症”,李建保建议国务院设立相应机构,协调推进西部科教发展行动的综合办公室,协调国家有关部委已有的西部人才、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支援计划,更完善更强有力地持续开展对西部人才、教育与科技支援工作,从国家层面上,立科技项目、建示范基地、培养领军人才,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拾遗补漏,形成系列性的完整的措施和政策,以促进西部人才、教育和科技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
  李建保还建议国家加大力度,在西部建设一些重要的有特色的科研基地,使科研基地成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输送人才的基地,成为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基地,成为收集和解决当地实际问题的信息集散中心。具体的,他建议国家采取措施,拨出专款,每年在西部最穷的五个省份(区),建立3-5个国家级别的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全额国家拨款或者与地方政府联合资助,半数以上科研人员实行全国公开招聘的聘任制,每人每任期不少于3-5年。给予比较充分的科研经费和科研设施条件,吸引高学历的年轻人到西部开展有地方特色的科研活动,培养当地人员,传播科学知识,活跃科技氛围,解决实际问题。政府至少坚持10-20年,使欠发达的西部省份也有让科技人员感到魅力的科学研究基地。由此,他建议国家在西部地区进一步布局建设国家级别的科研基地,实施筑巢引凤计划,吸引高层次人才来西部工作,最终使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活动对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增加,提高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西部与东部的协调发展。
  为了缩小东西部人才资源的巨大差距,李星建议国家设立西部开发稳才、引才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援西部地区高级人才的稳定、引进、培养和使用,努力推动西部地区人才战略的实施,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第二阶段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