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履职

社情民意/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甘肃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关于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意见建议

甘肃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关于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意见建议

2014年第2期

  甘肃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成员高度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并就此开展热烈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民革甘肃省委会、九三学社甘肃省委会,省政协委员范鹏、石玉亭、郭玉虎、张峰、洪宏、王乃昂、刘仲奎、王铁山、张方明、马亚萍、郭晓霭、罗华庆、南振岐、焦玉兰、张永丽、王肃元、赵鲁平、马刚等认为,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商埠重地和核心路段,在丝绸之路发展历史上成就辉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无可争议的黄金段。
  他们认为,甘肃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拥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自古以来就是中原进入新疆、西通中亚西亚的唯一陆上战略通道,地理位置特殊;资源能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聚集区;位于新青宁藏及内蒙五大少数民族地区核心区,在维护民族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中意义重大;是华夏文明发祥地和世界文明交汇地,文化资源丰厚,发展潜力巨大;位于多个生态自然区交汇处和过渡带,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黄河、长江重要水源涵养区;正在建设中的兰州新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等国家级综合平台,为推动西部大开发和甘肃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他们建议,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甘肃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利用好综合性政策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
  一、明确战略定位,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以把甘肃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产业新高地、开放新平台、物流新起点、文化新中心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黄金段、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亚欧大陆桥重要的交通要道等为目标,整合政策资源,发挥整体效应,促使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借势崛起。一是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布局、顶层规划,加快研究制定打造甘肃黄金段的战略重点、路径方式等,把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二是以兰州新区和兰州交通、物流枢纽为依托,争取将兰州新区打造成进出口保税、加工区和物流集散、中转、交易区,建成辐射整个经济带的经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使兰州真正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节点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三是在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采取产业链和资源整合创新、组团发展模式,加快产业调整步伐,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形成“赶”与“转”有机结合的新经济格局。四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深化多边合作,多层次多领域推进向西开放。一是充分挖掘甘肃战略通道潜能,实施好西进战略。积极开拓以兰州新区建设为战略平台的经贸物流通道、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支撑平台的文化交流通道、以能源建设为重要保障的能源安全通道,巩固发展甘肃重要战略地位。二是依托兰州新区,申报成立“中国--泛中亚能源交易中心”,成立中国兰州能源交易所并最终形成兰州能源价格指数。三是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中心建立“伊斯兰经济文化特区”,加强中阿经济文化及旅游资源开发合作,打造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国际旅游产业。四是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外向型发展潜力的企业集团,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积极推动向西开放。五是积极搭建多层次宣传交流平台,大力提升“甘肃名片”在沿线国家的知名度,有效提升互通水平。
  三、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发展通道经济。一是加快建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兰渝铁路等骨干铁路工程,对接中亚西亚国家铁路主干线,打造以兰州为重要枢纽的西进国际铁路货运大通道。二是统筹规划公路、铁路、民航、通信、电网等基础设施网络,强化枢纽服务能力,促进物流业发展,集聚商流、资金流、信息流,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和商贸功能区。三是以陇海--兰新铁路和同向的高速公路、输油气管道、通信干线为轴线,按照节点城市--轴线开发模式,打造除兰州以外的地级节点城市,形成全省东中西城市群多线型、一体化、协调式发展格局。四是打好吸引政策、项目和投资的区域经济、产业、市场基础,推动城市群通道连接顺畅、产业协作配套、市场统一开放、竞争公平有序,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区域经济竞争力。
  四、统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一是按照丝绸之路经济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遵循“政府规划、市场运作、企业主导、金融支持、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以观念创新、顶层设计为基础的宣传服务体系,以制度安排、政策支持为基础的产业联动运营体系,以资产证券化为基础的金融支持工程体系和以市场化为主导的经贸合作体系。二是发挥敦煌文化资源优势,争取在兰州或敦煌设立永久性丝绸之路经济带论坛、丝绸之路经济带博览会等展会,召开中国首届“敦煌国际文化论坛”,建立以品牌论坛经济为核心的宣传、招商、服务平台和以丝绸之路、敦煌等知名品牌为依托的文化、旅游、会展、商贸、航空、金融投资等新兴产业集群。三是围绕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全面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加强科技与文化融合,加快发展文化实体经济,重点支持和实施一批有影响,有规模的文化工程项目,打造甘肃特色文化产业。四是充分利用海内外资本市场与华人华侨力量设立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发展基金,通过资源品牌化、品牌市场化、市场资本化、资本国际化路径,启动资产证券化与金融支持工程。五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品牌对外宣传及国际合作,打造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品,缔结一批中亚、西亚国家重点友好城市,构建多元化交流合作机制。六是依托敦煌研究院,建立敦煌大学。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集约发展。一是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取消生产总值考核,并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二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落实土地用途管制,严把产业政策、投资强度、环境保护三道关口,提高单位使用效率、产出效益。三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使资源价格准确反映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四是加强资源承载力评价,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水土资源,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五是建议国家及早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开展系统论证,尽早实施。
  六、打造河西走廊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走廊。河西走廊地区地处丝绸之路甘肃中段,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河西走廊地域集中、经济关联度强,将其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走廊,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甘肃黄金段蕴藏的巨大潜力的开发。丝绸之路是自由贸易之路,甘肃是历史上最早的自由贸易区,因此,应率先建立“兰州-河西走廊自由贸易区”,包括敦煌旅游商业自由区、嘉峪关-酒泉工业自由区(酒嘉一体化建设)、兰州新区保税区等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作为甘肃知名度最高的城市,敦煌需要以提升行政级别带动城市综合竞争力,聚全省之力,打造中国的敦煌、世界的敦煌,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第三,建立河西五市协调合作竞争机制,推动一体化进程,促进沿线交通运输和能源通道的大建设和我国与亚欧各国贸易投资的大合作大发展。(2014年2月,被省委采用)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