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风电特许权管理办法》对大型风电场建设给予了多项优惠政策,同时要求各地对风能资源进行详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规划在未来15年内在全国启动20个左右1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风电计划。而我省的河西走廊以其独特的地理、地形优势,形成了我国乃至世界特有的风能资源富聚集带,具备建设大型风电场的多种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建议我省应抓住机遇,将河西走廊规划为风能产业带。
一、规划为风能产业带的意义
1、建成周期短,见效快。风电项目由于符合国际潮流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因此,论证立项相对简便,更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具有建设周期短,技术相对单一,见效快的特点,正符合我省要求快速发展工业的客观实际。一旦立项上马,在短期内就可见到收益。如果把河西走廊作为一个风能产业带整体规划开发,那么在近些年内可以持续不断地有分项目上马,也可以持续不断地开辟滚滚财源。
2、经济效益显著,经济增量大。河西地区风能总贮量约1亿千瓦以上,风量按平均每年累计4000小时时数(全年8760小时)计算,如果全部开发利用,每年可发电约4000亿度,每度按目前国内最低风电上网价,年产值可达1800亿元,利税可达150多亿元(按国家税收政策减半征收)。从投资角度讲,虽然投资总额数量较大,按目前7000—8000元/千瓦投资计算,静态投资共需7000—8000亿元,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分期投入,并且边投入、边产出,注入一定数额资金后,就可以以滚动方式,自我发展。这样此项目不仅可以持续拉动投资,并且今后还可以长期受益。
3、有利于河西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风能是一种没有污染的、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没有常规能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料显示,一台单机容量为1000千瓦的风机与同容量的火电装机相比,每年可减排2000吨二氧化碳、10吨二氧化硫、6吨二氧化氮。河西走廊发展受水资源的制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如果再上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势必会对生态造成更大压力。而风力发电项目正好利用河西走廊大量的季风,变风为电,既能解决各地缺电的实际困难,又能减少上马其他工业产生的生态压力。
4、可形成规模化优势。将河西走廊整体规划为风能产业带,可以成为我省具有区域地方特色的一个特大型项目,对于从国家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国外政府贷款十分有利。风能的一个最大缺陷是受季节来风量的限制,而河西走廊长达1000多公里的地带,如果广布风电场,具有“此起彼伏”效应,则各市间可以相互补充和调节,正可以弥补风电的缺陷。一旦形成规模化优势,还可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河西走廊在将来就可以成为全国有影响的风力发电产业带。
二、具体做法
1、整体规划,分期分步实施。要由省发改委、省气象局牵头,在对河西走廊的风能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河西走廊整体建设风能产业带的前提出发,统一制定规划,以后根据发展趋势分步、分期逐年进行建设,滚动发展,而不能一市一县各自为政、随意上马,造成资源、技术、项目的重复和浪费。
2、加强人员培训。要由省发改委牵头,举办风能资源开发培训班,主要培训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培养出从项目的争取立项、规划策划、设计施工、设备引进和建设、项目建成后的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干部和技术人员,为建设风力发电场提供人才保证。
3、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发展重型装备业。目前,国外生产的主流风电机组,其塔高在
4、组建风能电业集团。对各市风电场的管理,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组建河西风能电业集团,这样对统一管理电场、从国家争取大型项目和境外、省外资金、统一纳入电网、各市的电力互相补充和调剂,甚至打造上市企业都具有重要作用。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