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彬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我省重化工工业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产能规模不断扩大,但初级产品和中低端产品过剩。从我省实际情况看,2014年钢铁产能1125万吨,水泥产能4834万吨,平板玻璃产能600万重量箱,十种有色金属产能360.53万吨,其中电解铝产能300万吨,煤炭产能4993万吨。如果仅从本省或西北周边省份需求看,产能是基本平衡的。但是从全国市场看,钢铁产能过剩超过30%以下,约1.8—2.4亿吨,电解铝过剩率超过30%,水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在60%左右。与此同时,我省重化工业产品的万元产值中,高端产品的比重仅在10%左右。产能过剩导致石化、有色、电力、冶金等行业大面积亏损,占到全省工业的84%。
二是产业集中度较高,但聚集效应过低。多年来,我省重化工业的产业集中度较高,达85%。从所有制角度看,国有经济的比重占68.25%,而且集中在以原材料产品为主的产业链初端。以石化行业为例,原油加工集中在兰州石化、庆阳石化、玉门石化三个公司,而精细化工产品在其产业链的比重只有20%。然而,这些“孤岛型”的国有大企业受体制的制衡,在市场面前缺乏应有的内生动力,与中小企业之间缺少一种“天然的粘合”和“共同语言”,尽管产业集中度很高,却没有形成应有的聚集效应。由于重化工业是一个投资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又处在产业链的低端,有的还没有完成原始积累,很难承担延伸产业链的重任。
三是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但整体竞争实力较弱。特别是近十年来,我省重化工业的产业能级通过持续不断地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有了显著提升,在许多方面可以与国际国内同行业相比肩,无论在关键技术、工艺流程方面,还是在资源综合利用、要素配置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是,传统的垂直式的企业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之间的矛盾突出,信息不畅,决策效率低下,使重化工业的竞争优势黯然失色。我们已经看到,取而代之的是基于互联网的扁平化的合作组织,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都会通过共同努力,同等获得竞争优势的提升。在调研期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希望通过市场化的改革取向破解“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提高整个价值链的资源利用效率;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能转出去,通过重新组合,与相关产业的经济实体相融合,以获得能够共享的竞争成果。
结合我省实际,重点提出如下建议:
突破体制性障碍,实现跨界融合、结构重塑。一是搭建好转型升级平台。二是通过智能化网络建设对过剩的能源、资源以及产能进行有效融合,加快推进兰州连海地区、白银西区和陇东能源化工等地局域电网建设,强化市场监管,以市场为导向,顺应电力市场化改革步伐,协同盘活电源企业产能过剩出力,有机推进发电企业参与大用户直供、竞价参与市场竞争,积极以大幅度降低重化工业竞争成本,集中精力提升高端产业在重化工业中的比重。三是鼓励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央企产业化项目,为央企与地方经济有机融合,协同融入国家大的战略布局和新兴市场发展需要,抢滩登陆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从而搭车借道协同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增强重化工业的造血功能。
支持以绿色环保为先导,有序推进煤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省政府先后批复了白银、嘉峪关、金昌、平凉、庆阳等五地州市的千亿级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实施方案。明确了煤化工产业应坚持绿色环保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方向,今后我省应以洁净煤化工技术为支撑,发展煤炭分质利用和高效清洁转化产业,同时积极开展升级示范,鼓励发展醇醚燃料和高性能化工材料产业。一是河西地区建设以煤炭分质利用为主的能源生产基地。依托河西地区及周边的煤炭资源特点,重点推进低阶煤分质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完善煤炭分质利用产业链,重点发展煤基焦油加氢制柴油产业。二是陇东地区建设以煤制烯烃为主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甘肃省烯烃行业应重点提升非石油基产品在乙烯和丙烯产量中的比例,推进平庆地区煤制烯烃项目建设,完成华亭煤业DMTP煤制丙烯项目产业示范。三是兰白地区建设以醇醚燃料、高性能化工材料为主的特色产品生产基地。结合兰州市“醇醚燃料”试点城市工作,重点发展煤制醇醚燃料产业。以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白银银光集团公司等企业为重点,加快高性能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聚氨酯等产品加工应用研究及工程化技术攻关,发展功能性合成材料,促进合成材料产业升级。
由于我省煤化工产业起步较晚,受种种因素制约推进速度缓慢,为提升整体实力和效益,应尽快推进平凉华泓汇金煤炭深加工项目正式开工,对华亭煤业60万吨/年甲醇项目装置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切实提高煤炭转化效率和环保标准。
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以重化工业为重点,有序推进优势企业走出去。一是搭建走向世界的新平台。二是坚持市场导向、企业自主、政府支持的原则,政府出面帮助沿线国家谈判协商,为企业组团发展创造条件,避免个别企业单打独斗。三是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建立政府服务平台。
坚持市场化取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预期需要5—8年时间,这轮调整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在改革。一是抓住国企改革关键,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国内资本与国际资本、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跨界融合。二是以深化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为着力点,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内生动力,推进有色、冶金、煤炭、石化等产业市场化重组。三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为重点,推进市场化导向的选人用人和管理机制,完善企业经营领导班子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四是对符合条件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实施股权激励或激励基金计划。
主动应对重化工业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赵成城
省政协委员、平凉市政协主席
面对全市煤电化产业发展的严峻形势,现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议:
出台应急性减负扶持政策。建议省上研究制定煤矿企业脱困措施,在税负减免、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应急性扶持,避免因亏损严重、资金链断裂大面积关停而导致社会不稳定。可借鉴贵州、山西等地做法,减免或暂缓缴纳部分税费,对环境治理保证金、水资源和水土保持补偿费暂缓缴纳,其他地方性税种减半或征收三分之一。建立省级煤炭扶持资金,对资金链断裂、流转极为困难的煤炭企业给予贷款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对煤炭行业的信贷做到保持流量、盘活存量,争取增量、提高质量,不搞“一刀切”式抽贷。
积极推动地方区域电网建设。投资建设地方区域电网,有利于直接提高区域内发电企业机组利用时数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形成对外招商的“洼地效应”,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也有利于对接区域内工商业电力用户,积极开展大用户直供,对于“抱团取暖”,实现企业良性循环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框架,平凉既有组建地方区域电网的基本电源点,也有符合厂电直供要求的现代煤化工企业,具备建设地方区域电网的良好条件。请求省上将平凉作为全省建设地方区域电网的试点,全力予以支持。
加快推进特高压电力输送通道建设。平凉现有火电企业年最大发电能力可达到300亿千瓦时以上,年外送富裕电量可达260亿千瓦时以上。因此,急需建设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以拉动煤电互动。但从电力送出看,如果不能同步推进大型火电项目建设,将形不成特高压电力输送的基本外送量,同样会制约陇东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的建设。为此,必须坚持加快大型火电项目建设和特高压电力输送通道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支持核准平凉开工建设华亭电厂二期、平凉电厂三期、崇信电厂三期等百万千瓦级火电项目,加快推进陇东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项目,使国家确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支持加快煤炭资源开发转化步伐。请求省上协调加快平凉煤炭资源开发步伐,支持加快矿井建设,将灵台矿区7个煤矿建设项目及五举煤矿列入全国、全省“十三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在开发时序、项目核准上予以支持并力争开工建设,以保障传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及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化工基地建设的用煤需求。
协调解决煤炭开发转化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营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现在,在煤炭资源开发转化问题上认识不尽一致,特别是在目前煤炭遇冷、电力滞销的形势下,希望能够给传统能源企业多一些支持、少一些限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看法是:勘探开发的基础工作丝毫不能放松,转化升级步伐一刻也不能停顿,要抓住时机,为迎接新一轮发展做好准备。借此机会,现请求协调解决几个具体困难和问题:
一是协调省国土资源厅加快五举、邵寨、安家庄、灵北、泾北、泾南等煤矿资源配置相关手续办理。
二是协调省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尽快解决邵寨120万吨矿井、五举240万吨矿井建设项目核准问题,保证项目建设手续齐全,尽快复工建设。
三是协调国家有关方面,加强与国家环保部的沟通,解决平凉华泓汇金煤化工项目环评“临门一脚”的问题,确保审核完结、项目顺利开工。
四是协调帮助国家能源局能够按照《灵台矿区总体规划》,尽快完成唐家河煤矿项目的核准、安家庄煤矿拿到“路条”。
五是协调督促中石化履行中石化与省政府签订的合作协议,尽快启动平凉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六是请省上充分考虑平凉火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协调增加上网电量,稳定机组运行。同时,建议省上建立重大能源项目协调联席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资源配置、矿权办理、环评核准等方面的问题,共同推进项目建设。
王永前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建议更加重视产业园区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引导作用。总体来看,园区的产业链尚不完整,整体竞争力不够强,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以金昌为例,金昌市远离新材料产品的消费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配套水平较差。实践证明,在金昌发展新材料产业,不是靠建设几个项目、开发几个产品就能够实现有质量、有竞争力的发展,必须解决当地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能力差、政策配套不完善的问题。因此,建议省上在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过程中更加重视产业园区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的引导作用,从政策配套和产业配套两个方面支持省内各类园区的发展。具体到金川公司拟建设的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议省上协调:一是将金川公司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列入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而作为国家推动工矿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工程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将国家的支持政策落到实处;二是省级层面进一步细化、落实国家已经提供的优惠政策,从土地、税收、水电、金融、人才等方面配套制定推动新材料产业园区化发展的省市层面政策。
支持省属企业在“一带一路”中发挥更大作用。从“一带一路”沿线各省区发展条件和竞争态势来看,甘肃省位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但省内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周边省份的企业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另外,省上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具体方案,但是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关注较少。因此,建议省委省政府既要支持省属企业在“一带”中发挥更大作用,也要支持省属企业在“一路”中寻求发展。
协调将金昌市纳入国家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总体布局。城市矿产开发和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是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获取二次资源并发展综合利用产业已成为工矿型城市推动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建议省委省政府协调,将金昌市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争取纳入国家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的总体布局,并在省内推动建立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回收、拆解、运输、处置的社会化体系配套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有色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链分工,从二次资源配置、资质办理、项目扶持、土地税收政策等方面支持金川公司开展有色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支持省属企业优势互补,组团走出去,寻求国际产能合作,互利共赢,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建议由省上牵头依托金川公司资源开发平台,发挥企业地缘区位独特优势,整合省内建筑、电力、设备、基础设施等资源,推动合作开放,组团发展。同时以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设立的办事处为基地,作为省上推动跨行业联合、上下游产业联动,通过集群化“走出去”进行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的平台,进一步带动金川公司拓展发展新空间、谋划发展新格局、优化发展新环境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廖
明
白银有色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白银公司将在四个方面通过转型谋求发展的新突破:一是做强做优有色金属产业。二是做大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三是强势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四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政策建议:
(一)增大对“三废”治理项目的支持力度,按照“三废”污染物减排、循环治理量给予奖励资金。特别是资源枯竭城市和老工业企业在废渣、废水、废气治理上已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但成本高、经济负担重,应适当给予环境污染治理费用补贴。(二)由政府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参加,联合开展绿色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支持企业与国内、省内高校院所联合开展各种废石、废渣、尾矿和中间灰渣、节能减排等绿色制造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攻关,提高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带动全省有色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三)落实直购电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用电执行直购电交易。支持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产业链完整、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的企业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发展。
陈朝晖
兰州石化公司总会计师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实现老区优化目标。第一步先通过推进老区优化目标实现转型升级。加快炼油结构调整,规划建设40万吨/年润滑油加氢装置异构脱蜡改造项目,全部生产全加氢的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实现润滑油产品的系列化、高端化;新建200万吨/年催化原料预处理装置,增产高附加值清洁油品,有效降低黑色产品收率;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在2018年底全部实现汽柴油达到国Ⅵ标准;建设厂区至中川机场航煤管道,保障机场扩建工程投运后的油品需求。注重化工结构调整,规划建设5万吨/年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装置,解决丁二烯资源不足的问题,新建6万吨/年丁基橡胶和5万吨/年乙丙橡胶装置,增强化工盈利能力;新建2万吨/年碳五加氢石油树脂和3万吨/年高吸水性树脂装置,生产不同档次专用树脂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小乙烯装置节能改造项目,更新老旧设备,优化工艺流程,实现装置节能降耗目标。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创新创效。持续推进新产品开发,坚持高端化、系列化、品牌化、定制化开发思路,加快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应用,努力实现“26100”开发目标即:实现26项关键新工艺新技术集成、100个新产品新材料开发。26项关键新工艺新技术: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炼油、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催化剂等领域的技术取得突破,使公司的技经指标在中石油炼化业务名列前茅;100个新产品新材料:
清洁油品领域做到高效厚利,润滑油产品做优,合成树脂产品做特,合成橡胶产品做精,催化剂做到低成本、高性能。持续抓好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资源节约战略,持续提升技经指标。实施先进技术降低物耗能耗。建立重点装置能耗指标时时监控,加快节水技术应用。
加快精准扶持力度,争取更多西部原油资源。十三五”期间,建议省上能够加强协调,积极争取更多的原油资源及优质的乙烯原料,确保我省炼化企业加工负荷率不受或少受影响。
加快安全环保隐患治理,夯实企业发展根基。扎实推进安全环保升级升位管理,积极开展节能减排,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
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企业内部活力。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特别是石化下游产业的民营企业,按照国家行业准入要求参与我省重化工业重组改造和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展、延伸石化产业链,打造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续彦生
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济师、规划发展部部长
未来几年,靖煤集团公司将着力打造“四大板块”、整合“两个中心”、构建“一个平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煤电板块。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融资功能,持续再融资,在白银热电联产项目已正常发电的基础上,全力推进景泰白岩子矿井、低热值煤综合利用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构建煤电一体化格局。
——化工板块。以刘化集团公司为依托,在确保11月份白银25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投产的基础上,通过解决煤改天然气原料制约瓶颈进而发展新型煤化工项目,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基建施工板块。在重组整合煤一公司、华能公司、房地产公司的基础上,兼并重组有实力的建筑设计单位及非公建筑施工企业,组建甘肃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打造基建施工板块。
——装备制造板块。充分发挥甘肃矿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煤机制造方面的优势,引进有实力的机械制造企业参股、控股或交叉持股,打造装备制造板块。
——“两个中心”。以职工总医院为依托,整合甘肃省工伤康复中心、各生产矿医院,构建医疗中心;以培训中心和技工学校为依托,打造国家一流的职工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教培中心。
——“一个平台”:组建靖煤集团财务公司,把靖煤集团本部重组为融资功能强、产业带动快的国有资本投融资公司。
建议省政府呼吁国家将煤炭产品增值税率由17%恢复到13%,呼吁税务机关明确对煤炭企业井下生产性巷道建设及维修材料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暂停或取消征收2%的地方教育费附加、非煤产业的价格调节基金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建议鼓励属地发电企业与区域煤炭生产企业互保共建,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外省劣质低价煤入甘,确保省内煤炭市场稳定。
建议对景泰白岩子矿井在项目核准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促使矿井尽快开工建设,确保红会四矿顺利接替。
建议省政府加快企业“三供一业”、医院和技校移交步伐,并将老工伤纳入地方统筹,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竞争力。
杨文浩
甘肃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甘肃稀土产业转型发展主要做了几点工作:以搭建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为基础,强力推进科研开发引领企业发展;以技改改造和项目建设为支撑,不断优化完善工艺技术;切实加强基础管理,深入推进两个精细化;强力推进资源保障和资源开发战略,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不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以资本运作带动和促进生产经营实体运作。
对我省有色及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加强科研开发的能力,走高端开发之路。当前,国内面临的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形势十分突出,甘肃工业特别是主导甘肃经济发展的重化工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准备,但在这方面的任务和压力更重,资源、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尤其是科研开发能力不足、基础薄弱,使得甘肃重化工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后劲乏力,面对这种情况,建议我省切实加强科研开发能力,走高端开发之路,其核心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优化创新人才结构,激发创新活力,结合目前我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现状,既要引进国内外一批站在行业的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又要大力培育本土的人才,把他们锻造成行业的专家。同时,要拓宽人才的流动渠道,让人才真正到发挥效用的地方去,让企业真正成为主导科技创新的人才库。
加强资本运作的能力,实现资产证券化。当前,省内重化工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但是面临的发展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过高、投融资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缓慢等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只有乘势而上借助资本运作,才能不断使企业可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增进社会效率和社会福利。各企业首先要在生产经营上开源节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区域、业务、规模拓展并重,进一步提升产能产值,不断降低成本消耗,加强内部资金管理和资金投向,以期激发企业融资潜力、激活行业融资渠道。其次要放眼长远,从战略高度重视和调整资本运作质量,针对重化工业盈利能力低、创新转型尾大不掉等现状,为了畅通融资渠道,除了企业自身提高创收水平外,还可以考虑进入更加灵活的国内甚至国际市场打造融资平台,优先向资本市场更为灵活,融资条件和限制相对较少平台推进,不失为先人一步之上策。与此同时,重化工企业应切实树立“效益优先”原则进行项目决策和投资,构建切实可行的风险投资评估管理指标体系,不断优化利润结构和资本结构,提升资本利用效率,也是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锁刚
华电甘肃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对我省新能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加强电网统筹规划,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建议根据能源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区域资源情况和市场消纳能力,坚持新能源发展与电网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统一的新能源和电网发展规划,以保障电源与电网的协同性。
加强新能源配套电网和跨省区输电通道建设,提高消纳、输送能力,在大型风光电基地通过高压电网远距离送出的同时,积极协调中小型新能源项目接入配电网就地消纳。虽然目前酒泉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全面启动,待2017年初建成投运后输电能力可达800万千瓦,但随着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项目的同步启动,送出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要加大特高压输电通道的规划及实施力度,多争取陇东等地区特高压外送项目尽早进入规划并实施。
另外,积极研究和探索智能电网、局域电网建设,开展以分散式+集中式项目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布局电网建设模式,采取多元主体模式,积极推进配套局域电网为辅的微电网运行项目。同步积极推进智能电网产业的协同发展,由于智能电网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特点,并对电工装备、信息通信、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巨大带动作用,是全省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调度科学高效。电力体制改革是解决当前新能源发展面临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下发后,湖北、内蒙古等地陆续出台了地方版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规定,明确了新能源上网电量比重,对于破解当前新能源发展难题有积极意义。建议我省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电力体制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制定我省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实施方案,优先预留风电、光伏发电等非水可再生能源项目发电空间,鼓励新能源发电积极参与市场交易,监督电力调度方式,确保调度科学、高效,提升调度的公平性和高效性。
加快实施输配分开,搭建独立的电力交易市场。依据我省电源结构现状及电力市场实际情况,实行竞价上网,在主要的发电企业均参加统一竞价后,逐步实行输配分开。以大用户直购电交易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让新能源企业参与大用户直供。激励新能源发电企业与大用户直接交易,提升电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政府和电网公司积极为交易创造便利条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其应有作用。从政策层面鼓励重工业企业多用新能源发电,例如可将高耗能企业与新能源企业签订的交易电量与其碳排放指标挂钩,并在税收方面予以适当优惠。同时探索建立独立灵活的电力交易市场,通过分时电价激励发电企业主动进行调峰。
实施产业扶持政策,拓展内外电力市场。建议政府层面牵头成立电力外送工作协调机构,加大与西北地区、华中、华东等地域外送电量争取力度,拓宽外送市场。依据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规定,制定跨区域电量外送方案,外送份额建议全部优先配置新能源电量。同时,政府及电网公司积极支持、鼓励新能源企业同步开展跨省、跨区域电量置换工作。
积极引导扩大省内市场消纳力度,建议出台高载能等重工业减负和稳增长政策,实施相关扶持措施,依据重化工业能源需求,培育重化工业企业组织生产、开拓市场,提高电力消纳能力。全面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和培育地区用电负荷,吸引高耗能产业向新能源外送困难地区转移,在风电集中地区,推广风电供热和排灌等技术,拓宽利用方式,培育新能源电力就地消纳的良好市场环境。
杜世家
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政策支持
2014年12月,国家能源局联合环境保护部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2015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再次重申了煤炭深加工行业发展的这一原则。
——规划引领
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将不再在现有水平上简单扩大规模,而是开展升级示范和创新发展控制总量,重点围绕提高能效、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加强体系优化集成、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升级示范。五类模式升级示范,分别是煤制超清洁油品、低阶煤的分级分质利用、煤制天然气、煤炭与石油的综合利用与煤制重要化学品。与此同时,坚持科学合理的布局,煤化工项目布局要根据资金实力、科技实力、人才实力和环境承载力而行,坚持产业园区化、规模大型化、生产柔性好、产品差异化的方式和特色。
甘肃省煤化工产业更应坚持绿色环保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方向,以洁净煤化工技术为支撑,发展煤炭分质利用和高效清洁转化产业,积极开展产业升级和创新示范。
——合理布局
甘肃省的煤化工产业发展应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下,把握“三化”,即一体化、园区化、大型化。坚持上下游配套、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和循环化发展的原则,以现有煤化工产业为基础,综合考虑省内及周边煤炭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安全距离等支撑条件,建设河西、兰白、平庆等重点大型现代煤化工园区。通过园区化发展,实施现有企业出城入园、实现技术装备升级,规避和降低安全风险,促进环境保护。
——优化路径
“十三五”期间,甘肃煤化工产业应结合省内的资源特点、水资源条件及产业优势,形成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如河西地区毗邻新疆、内蒙,目前所消纳的煤炭资源基本来自于新疆、内蒙及外蒙。由于以上三个地区的煤炭具有高硫、高灰的特点,因此在河西地区,可重点针对低质煤进行煤炭分质利用的产业和技术上的升级示范,完善煤炭分质利用产业链,综合煤炭分质利用、冶金、电力、建材、煤气化及产品加工的特点,开发煤炭分质转化多联产路线,鼓励采用“低阶煤分质—冶金、煤气化—煤化工—建材”先进集成技术,优化调整产业链条结构,增进上下游之间的协同性,实现园区技术和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在兰白地区,依托兰白地区的石化、聚氨酯产业优势,积极促进煤制芳烃技术的产业化,推进原料路线多元化,依托刘川工业园实现煤制芳烃—聚酯一体化产业的示范,同时依托兰州石化公司搬迁及其在石油化工方面的产业基础,重点推进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产业耦合,用石油化工技术生产乙烯、丙烯下游产品,如二氯乙烷、苯酚、环氧丙烷等。结合醇醚燃料的试点城市工作,推进醇醚燃料的发展。加快高性能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聚氨酯等产品加工应用研究及工程化技术攻关,发展功能性合成材料,促进合成材料产业升级。
在平庆地区,依托DMTP煤制丙烯项目及平凉煤制烯烃项目进行产业示范,进一步探索由C1、C2产品向C4、C5产品升级的路径。煤经甲醇制烯烃领域重点开发与烯烃共聚的聚乙烯、ULDPE,以及丙丁共聚PP、融熔PP、高结晶度PP等新牌号聚烯烃树脂、丙烯酸及酯、EVOH等高端专用料聚烯烃产品;也可考虑丙烯腈、丁辛醇、苯酚丙酮、环氧丙烷、乙丙橡胶等丙烯下游产品的产品方向。
——创新融合
集约化建设大型煤化工基地,有利于实现煤化工产业模式创新。省政府先后批复了白银、嘉峪关、金昌、平凉、庆阳等五地州市的千亿级煤电化冶材循环经济产业链实施方案,这一规划思路更加印证了煤化工产业模式的创新集成。
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主体地位短期内不可能改变,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能源革命的新要求,煤炭开发利用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煤炭清洁转化将是煤化工行业未来5-10年所遵循的行业准则。
徐俊成
中国电建集团甘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5年甘肃省电力市场形势急转直下,给发电企业,尤其是常规火电企业经营造成严重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全省全社会用电量逐月下滑。二是受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三是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呈迅速增长态势。
为此建议,省政府加强推动建设陇东特高压输电通道工程,通过大规模、远距离外送,有效消纳省内富余电力,推动火电和新能源健康发展。
建议政府加快制定甘肃省“十三五”能源规划,积极推进陇东大型煤电基地规划建设,以便企业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
建议省政府协调敦促国家尽快出台新能源在全国范围内消纳政策。
建议省政府有序控制新能源发展,在坚持电源、电网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并举,充分发挥我省新能源与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科学谋划,统筹开发,优化资源配置。
为更好地促进全省“煤炭—电力—高耗能”产业链尽快复苏,建议对全部使用本省煤炭的火电厂,在电量计划上应给予适当倾斜。
由于新能源在甘肃电网中所占比例过大,甘肃火电尤其是常规火电在电力系统中起到深度调峰的作用,建议省政府出台新能源对调峰电厂的补偿措施。
建议省政府有序推进省内直供电政策,应深入研究省内的实际情况,出台科学合理的直供电方案,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李
明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总经理
火电利用小时偏低,新能源限电严重。受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挤占和大用户直供改革、节能调度政策的制约,火电利用小时严重不足。2014年甘肃公司火电机组利用小时4101小时(兰热公司4348h、靖远公司4052h、范坪公司4085h),远未达到设计值,从今年前9个月看,形势更加严峻。甘肃公司火电机组比重高达87%,且20万及以下机组6台装机110万千瓦,占54%,加之纯凝机组4台(88万千瓦),环保压力较大,发电形势不容乐观。另外,甘肃公司风电2015年9月份限电比例高达69.2%,年内累计已达48.4%,限电情况非常严重。
供热量未达到设计值。甘肃公司50%的火电装机属于热电联产机组,设计年供热量超过1000万吉焦。2014年全年供热量732.59万吉焦,主要原因为范坪公司配套热网建设滞后,导致范坪供热产能当年未能充分发挥。
发电边际收益低。尽管甘肃电煤价格有所回落,但自2012年开始,甘肃电价连续下调,同时2015年开始大用户直供竞争激烈,影响公司售电价格下降较多,致使所属火电企业发电边际利润始终徘徊在较低水平。
环保成本负担大。自2013年以来,兰州市对城市电厂执行“四限”政策,以提高大气质量,由此而导致的成本增加、电量减少由企业承担。甘肃公司通过技术改造、环保搬迁、上马新设备、生产限产等手段达到各项要求,企业的环保成本不断加大。2014年,公司在环保方面投入4.2亿元,对国电靖远公司进行脱硫提效及脱硝改造、国电兰热公司环保设备升级改造和国电范坪公司烟气深度净化装置改造,今年将继续投入约5300万元进行靖远机组#2、4机组进行除尘设施改造和煤场挡风抑尘墙改造。国电兰热公司“上大压小”项目按照出城入园项目进行推进,预计项目投资将大幅增加,环保成本大幅提高,企业经营困难增大。
建议加快推进甘肃特高压外送电工程建设,加大外送电量。希望政府从国家层面争取有利于甘肃的政策,尽快推出新能源配额消纳机制,有效解决甘肃区域弃风弃光问题。同时,恳请各层面关注火电与新能源之间的发展矛盾,协调国网公司及西北交易中心加大甘肃外送份额。
因地制宜,探索推动甘肃电力健康发展的创新途径。电力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加剧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新能源步步挤压导致火电利用小时严重不足。随着酒泉二期投产、光伏及分布式能源蓬勃发展,甘肃火电空间不断压缩,很可能步入云南、四川等水电大省如今的结局。甘肃近几年新能源发展迅猛,目前火电装机比重已下降到43%。为此建议省政府推动在国家层面建立新能源全国消纳的硬约束机制,同时为保障甘肃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探索对火电企业采取“两部制电价”的可行性。
调研出台扶持用户和发电企业的政策。建议政府部门对电力供应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各个环节进行深入调研,燃煤、运输、发电及输配各环节共同努力、共渡难关。为支持经济发展,也恳请政府相关部门在财政上对用户及发电企业给予积极支持。
恳请关注热电厂的经营困难。出台一些扶持和补偿政策,确保稳定供热。建议出台对超低排放机组电价支持政策和补偿政策。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