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议政

议政建言/

当前位置:首页 > 协商议政 > 议政建言

省政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月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我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困难与问题: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不顺。由于文化旅游资源归属多个部门管辖,相关部门各自为政,致使资源开发建设规划不统一,布局不科学,体制性障碍带来的掣肘处处显现。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体量和规模较小。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产业规模、产品质量、资源绩效、市场竞争力等存在较大差距。缺乏在海内外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与旅游融合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竞争力较弱。
  新兴文化旅游融合业态发展不足。如日新月异的智慧旅游、互联网+等新业态发展能力不足,相关的平台少,手段落后,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贡献率低。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人才缺乏。我省文化与旅游发展的人才不足,尤其是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影响了文化旅游创新能力的拓展。
  我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确定我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省整体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文化底蕴丰厚,文化要素多元,文化特质鲜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区域内的绝对比较优势和区域外的相对竞争优势。从许多已有很好发展的国家和区域的经验和发展规律看,在特定发展期,产业发展要遵循产业比较优势规律,选择那些产业比较成本最低、比较收益最高且市场潜力最大的产业优先发展,可以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在这方面,云南、贵州等省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建议从省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内,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同时,应该鼓励和支持张掖、酒泉、嘉峪关、甘南、天水等具备优先发展条件的区域,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作为首位产业或龙头产业来发展;结合精准扶贫,把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民生工程、富民惠民产业来抓,推动文化旅游与三农、水利、环保、工业、林业、商务、体育、会展、娱乐等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
  创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个最大平台在全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决策作用,及时协调解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减少掣肘,提高效率;在文化旅游资源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运营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等领域进行改革和创新,着力增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市场活力。将有条件的国有文化旅游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文化景区经营,支持有上市条件的文化旅游企业包装上市融资,推动文化企业与旅游企业相互参股、整合等,从市场主体上促成两个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在继续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制定投资优惠政策,拓宽文化旅游产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依法投资文化旅游产业。
  实施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融合精品工程。建议目前重点打造“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国际文化旅游廊道”,将它打造成中国最好、世界知名的自助、自驾和自由游文化通道,使这一区域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率先发展。同时,根据我省不同区域不同的自然文化特色,打造民族文化、黄河文化和祖脉寻根民俗文化等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融合精品。
  发展新型文化旅游融合业态。要通过现代文化业态的大力发展,改变我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中传统文化比重高,现代文化比重较低而影响文化旅游融合产业规模的不利状态。充分利用我省特殊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和文化特征。大力发展自由游、自助游和自驾游等现代旅游业态。引导和支持我省旅行社等企业加快实现由传统组团旅游为主营业务向广大散客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服务的转型,全面提高我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产业的综合配套服务水平。大力扶持“互联网+旅游”等智慧旅游新型文化旅游业态。促进信息消费,带动旅游服务业提档升级,促进旅游产业业态和模式创新。
  夯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应优先支持我省符合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区域的交通基础建设,提高文化旅游核心景区的可进入性。对我省已有主干交通和景区道路交通运营状态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梳理和评价,在交通规划和财力支持上,优化文化旅游景区外部的大交通和内部的区域交通,满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产业业态区域的交通等基础建设的需要;优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环境。支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区域的文化功能、城市功能建设,将环境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实现全域旅游发展;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每年投入一部分专项资金,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和现有人员的培训,在人才规模和结构上适应我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需求。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人才。
  即席口头发言
  黄泽元(张掖市委副书记、市长)

  张掖市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连续几年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增长快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回顾近年来旅游发展取得的成绩,有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旅游文化体育的深度融合强化了张掖旅游的资源支撑。确立了理念、规划、项目三层次融合发展体系。理念的融合体现在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体育为用。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共同认同的文化概念,对中外游客的吸引力带有灵魂性,利用旅游这个载体和平台,领略感受丝路文化,在此基础上发展户外体育运动。通过规划引导融合。旅游文化体育发展规划制定上要各有侧重、突出融合。景区的规划既要考虑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尽可能增添文化的元素,植入某种文化的业态,还要考虑能否建成户外运动的基地,正在建设的丹霞七彩镇就是范例。这个小镇既是丹霞景区的配套设施,可以满足千人的住宿以及购物、餐饮等方面的需求,又有摄影这样一个文化元素和文化业态,小镇的水面、小镇内外的道路还可以成为户外运动的设施。不仅旅游规划要这样来考虑,文化体育产业的规划也要把融合作为重要理念,通过完善科学的规划,使旅游文化体育的深度融合具有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政府先行建设,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提升了旅游文化项目收益。旅游文化项目建设周期长,只有当投入产出达到平衡点的时候,社会资本才会进入。而像张掖这样的地方,如果完全靠社会资本投入,就需要等十年二十年,所以我们所有的旅游大项目,包括已建成的4A级景区,都是政府先行建设,边建设边招商,先建设再招商,建成后再转让,只有政府先建起了景区,才能撬动社会资本的进入,这样就可以使旅游文化项目获得资金资本的支持。
  三点认识:甘肃的旅游客源市场是中高端市场,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甘肃旅游的缺陷是点散线长,淡旺分明,文化是扬长避短的重要法宝。甘肃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性、独特性完全可以支撑旅游的大发展,甘肃具有足够的历史长度,足够的文化厚度,足够的文化维度。
  四点建议:在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的价值上,实施集中攻坚,现在甘肃的文化资源核心在于对文化资源价值的挖掘不够,过于浅表化,使得文化资源的价值没有彰显出来,甚至被湮没。比如,河西走廊的长城是汉明并行的长城,一手搭上去摸到的是2000年前的文化温度,但是我们没有挖掘出来,如果一旦挖掘出来,将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在甘肃文化的活化展示上要加大力度,只有活化展示才能为人所知,今年做的最成功的就是纪录片《河西走廊》,没有可能拍一个片子,人人都爱看,但是一定要打动一部分人,我们现在缺的就是打动一部分人的深度的作品。
  在文化旅游的规划体系上要完善,短期内很难解决,但是可以通过由一个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动形成纲要,用纲要引领各部门的专项规划做支撑,形成支撑体系,既有融合的顶层设计,又有政策投入的支撑和保障。
  把张掖确定为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示范区加以支持,希望省级政府能够把张掖作为旅游文化体育深度融合示范区来进行扶持和建设,通过张掖的师范为全省先行先试探出路子。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
  陈芳平(兰州财经大学教授、甘肃省文化金融研究院院长)

  甘肃建设文化旅游产业高地的建议:
  按照《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的部署要求,我省将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统筹全省文化旅游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大平台,推动文化大省的建设,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4年,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甘发〔2014〕20号)》文件中要求,到2020年,全省要建成20个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的大景区和50个旅游名城名镇,培育50个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综合性旅游骨干企业,同时《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设立省级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以省级财政资金为引导,募集社会资金,放大基金效应,重点支持大景区开发、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和旅游商品开发;要发挥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用,加大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投入”。
  为更好地贯彻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推动金融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我们建议省委省政府协助文发集团通过以下方式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整合优势资源,构建运营平台。省旅游管理部门筛选出具有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由文发集团负责投资经营,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具体手段一是以政府划拨的形式,将部分市州县具有比较优势的旅游资源,授权省文发集团运营管理,以壮大资产规模,提升融资能力;二是支持文发集团与市州县文化旅游类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并以资本为纽带,建立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合作关系。
  (二)设立产业基金,借力资本运作。省文发集团计划通过整合省内各市州优质文化旅游资产和文化旅游企业,发起设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投资引导基金(首期规模为3亿元)。并在此基础上面向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实施10亿元股权并购融资计划,并以张掖市为突破口,实施一系列市州文化旅游产业股权投资。该计划将引导10亿元的机构投资者资金,同时市州配套注入10亿元资产,从而进一步带动金融机构间接融资30—40亿元,使该计划内的总投资规模达到50—60亿元。
  通过专业化团队的运作,可以从更为综合的层面,进行充分的市场研究,建立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筹发展的机制,向综合开发、规模开发、多产业融合方向发展,在发挥传统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一批国际水准的旅游重点景区、大型旅游项目和综合服务设施,推动旅游产业从粗放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实现旅游产业的集约化经营,从而为相关各方最大化的创造价值。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宝库,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最集中的存续和展示地,潜藏着丰富的、厚重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在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甘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大观园和各民族文化交汇并存的鲜明特征,深度发掘开发和展示宝贵的民族文化,使甘肃成为我国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基地和示范区。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张明(省政协常委、农工党甘肃省委会副主委)

  一是优先开发高端产品。甘肃世界文化遗产,特别是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备选项目,甘肃文物的五大优势,即石窟、彩陶、汉简、长城、古遗址项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中的可利用项目,文化名山项目,黄河旅游项目,自然景观,即雅丹、丹霞、喀斯特地貌,大漠戈壁,草原游牧,冰川雪山项目,都缺乏适合旅游业发展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要实施旅游先导战略,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交通建设适应旅游发展要求,优先开发甘肃文化旅游高端产品,塑造甘肃旅游形象,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二是实施团块式开发模式。鉴于甘肃东西狭长的地理条件,以市、州行政区划为单位进行团块式开发,以团块组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区,如陇东(平凉、庆阳)旅游区,陇南(天水、陇南)旅游区,甘南临夏旅游区,陇中(兰州、定西、白银)旅游区,河西(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旅游区,凸显甘肃旅游的整体特色。如黄河文化品牌。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甘肃省内980公里。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 20世纪初就在黄河流域甘肃段找到了源头。黄河九曲十八湾的首曲就在甘南玛曲,这里有著名的藏族玛曲弹唱、格萨尔说唱艺术。黄河甘肃段已经修建和正在修建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小峡、大峡、乌金峡、红山峡、黑山峡等大中型水电站,构成高峡平湖景观,将黄河水库和两岸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打破地域限制,开通黄河文化旅游线路,有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优势。
  三是打开交通瓶颈。随着国道、省道、县乡公路网建设,兰新高铁的开通,兰渝、西平等铁路建设,天水、陇南、夏河、金昌、庆阳、嘉峪关等支线机场的开通,以及兰州、敦煌机场运力的提高,甘肃旅游交通困境将得以改善。
  四是丰富文化内涵。甘肃有适应于旅游的特色文化产品,但风行国内外的旅游演出、景区民俗风情表演、艺术品和土特产的规模销售,却是甘肃旅游的薄弱环节。利用甘肃的文化、自然、气候资源,开发文化、休闲、体验旅游项目,发展休闲旅游和体验旅游,应该成为甘肃旅游升级和效益追求的目标。如保护、开发与利用甘肃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全面考察现状、多方筹集资金、加强法制建设等诸多环节,但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在市场中形成民族民间文化品牌。虽然现代文明的冲击使保护抢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文化多样化的难度越来越大,但也为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产业提供了契机。甘肃民族民间文化,特别是藏传佛教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应成为甘肃文化产业的王牌和发展经济的引发器。
  五是实施文化旅游先导战略。文化资源是甘肃旅游产业的主导资源,甘肃旅游产业实质上是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是以自然历史文物景点观光服务为中心,带动饮食、旅馆、交通、商业、娱乐、演出、艺术品成龙配套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产业行业。要做好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总体规划,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在全省形成大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景名胜区为主干的一体化的文化旅游网络和市场运营机制。要以鼓励开发文化资源为重点,从规划上打破行业、体制、区域、所有制四大壁垒,在总体布局规划的指导下,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参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形成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各级各类文化旅游产品。要重点鼓励演出项目、艺术品项目、文化娱乐项目、文物开发项目与旅游企业的结合,推出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高收益的文化旅游精品。
  六是大力发展甘肃文化演艺产业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甘肃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剧《丝路花雨》,标志着一个新的舞蹈品种——敦煌舞蹈的产生,成为中国舞剧发展的里程碑。《丝路花雨》的演出风靡世界,成为20世纪的华人舞蹈经典作品。自《丝路花雨》以后,甘肃创作演出了《敦煌古乐》、《敦煌组舞》、《西出阳关》、《大梦敦煌》、《敦煌韵》等敦煌舞蹈作品,研究出版了《敦煌舞蹈教程》,敦煌舞蹈成为甘肃艺术院校的教学课程,形成了敦煌舞蹈的院团派、学院派两大流派。在甘肃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敦煌舞派的两大流派都需要大力发展,这不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最亮丽的文化品牌,而且是甘肃文化走向世界的文艺演出产业品牌。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王俊莲(甘肃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

  提升党政主导力度,融合扶贫攻坚工程,确定文化旅游业首位产业的长期发展地位。在十三五规划中,要树立文化旅游业为首位产业的长期战略支柱地位,实施全省旅游品质计划,构建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以“产业围绕旅游调结构,交通围绕旅游保畅通,城建围绕旅游提品味,林业围绕旅游造景观,文化围绕旅游树精品,宣传围绕旅游造声势,全省围绕旅游聚合力”,“用办工业的方法,用办开发区的劲头抓旅游产业”,在全省上下形成了部门密切协作、市县(区)互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发展氛围,进一步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在服务质量、综合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上再上新台阶。
  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广泛建立起大景区管委会的统一管理机构。实现“旅游规划、基础设施、旅游交通、旅游线路、宣传营销、管理服务”六个一体化。其次,拓展投融资渠道,积极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逐步推动形成完整有效的市场化投融资体系。第三,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分配景区景点门票收入和演艺收入,引导旅行社、景区景点、演艺公司及旅游相关企业加强联合协作,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采取项目特许权、运营权、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和收费权融资等方式,吸引资金投入旅游业。
  健全财政资金使用机制,持续拓展我省文化旅游业的基础建设工程。一是加快全省公路、航空、铁路等旅游骨干交通网络工程建设,抓紧完善依托城镇连接景区的旅游支线道路网络,特别重视解决景区断头路、路况差的“最后一公里”瓶颈;二是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工程,提升公路休息区和加油站等公共区域文明旅游提示和停车、厕所等相关配套建设水平。应当特别关注自驾游基地、户外活动营地、旅居全挂车营地和露营地、汽车旅馆规划建设,统一设计自驾游基地营地标志,实现建设标准化、标识统一化; 三是培育文化旅游演出市场工程,鼓励各类演艺企业走向景区、走向旅游市场,用旅游演艺留住过夜游客,“白天观美景、夜间赏大戏”;四是实现全省景区化、景城一体化工程建设,要转变“景区发展仅局限于景区本身”的观念,把景区和景区依托城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开发,树立“经营景区就是经营城市”、“经营城市就是经营景区”的理念,强化景区融入城市、城市变成景区,“城市是客厅,景区是花园”, 从改造市容市貌做起,把全省每一个市州、每一个县区、每一个街道、村镇都当作旅游节点、景区来整体打造。
  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马刚(民进甘肃省委会副主委)
  紧扣国家“一路一带”战略机遇,做好我省“十三五”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最大限度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解决好我省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的首要问题,打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一路一带”的实施将是“十三五”期间国家层面重点推进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政策机遇。建议我省“十三五”规划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从以下4个方面争取国家支持:
  1、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与国家生态战略实施相结合,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建议将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甘南草原生态保护、河西内陆河生态屏障建设、荒漠生态保护等重大项目规划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国家生态战略重大项目衔接,尽早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接,使之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内容,在实施生态战略的同时为我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好基础。建议省上积极向国家呼吁多渠道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将增加我省黄河用水配额作为生态补偿的新途径,支持我省实施生态保护战略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与推进精准扶贫和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结合,争取项目支持。我省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58个贫困县主要集中在深山区、高海拔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蕴藏着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古遗址建筑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旅游的资源条件。“十二五”期间,全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每年有6万人实现了稳定脱贫。建议我省将“1+17”扶贫规划内容积极与国家扶贫办等部门联系对接,争取国家对我省发展乡村旅游给予贷款贴息、担保资金注入等金融手段进行扶持,对风景区周边环境整治予以立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助力我省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相结合,争取国家支持。我省是多民族交汇融合聚集区,是东中部联系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乃至中亚的桥梁和纽带。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和边疆稳固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因此,建议我省在“十三五”期间对甘南、临夏藏回风情旅游线建设进行规划,争取国家继续加大对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以旅游产业带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用经济发展为地区安全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以繁荣促稳定,以稳定确保民族地区长治久安。
  4、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结合,做好项目对接。建议将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崆峒山、麦积山、张掖丹霞、黄河三峡等大景区建设与国家“十三五”旅游总体规划相对接,争取纳入国家层面进行支持。争取国家支持我省办好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九色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等主题文化旅游节会。
  以问题为导向,解决突出问题,不断深化改革,为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注入活力。景区景点旅游资源分别属于各个职能部门管理,利益条块分割,不能够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参与旅游景区建设的积极性,是导致我省景区不能做大做强的突出问题。相对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各部门协同建设、服务和管理的需要来看,对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省级层面还需要配备强有力的管理资源。因此:
  1、建议成立由省长担任组长的省级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领导小组,便于协调统筹各种资源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2、建议以解决部门利益分割为重点,着力改善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简政放权,将景区资源统一下放到市一级政府,便于激发地方的积极性。原属于各个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责也统一下放,文物、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不再参与景区景点利益分配,只负责对地方景区文物保护、天然林保护、水资源保护的监管和指导。
  3、协同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区,参与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行业标准制定。启动人大立法程序,将行业法规上升为地方性法规,配齐旅游部门执法力量,按照行业标准法规,加大对文化旅游市场参与者的监管,净化旅游市场,避免旅游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着力为打造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路保驾护航。
  4、建议考虑成立甘肃省民用航空集团,购进支线飞机,连接省内各市州机场,方便旅游出行。
  注重包装宣传,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力推介我省旅游。
  1、建议将加强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宣传的内容体现在“十三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之中。
  2、建议由省财政和各市级地方政府单列预算资金,支持在有关媒体持续加大对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宣传力度。
  3、对省内沿线高速公路、国道标牌广告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进行文化旅游宣传展示,清理有关不雅广告泛滥的现象。
  4、注重有关网络宣传力量的投入,设置专项资金,激励社会各界撰写有关我省文化旅游攻略,扩大甘肃文化旅游影响力。
  准确把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有针对性培育旅游产业的市场。随着高速交通网络的完善,特别是随着汽车进入家庭速度的加快,使我省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广泛但不集中的特点恰好与自由行、自驾游的兴起相吻合。今年以来甘肃游客中通过旅行社组团游的人数只占一成,绝大多数游客选择了租车或者自驾旅游。因此建议我省在“十三五”期间出台有关鼓励自驾游市场的扶持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行投资建设自驾游营地、设施建设。放水养鱼,加大道路设施养护力度,对自驾游道路通行费、停车费进行折扣优惠。扩大甘肃自驾游的宣传,将我省打造成全国最佳自驾游目的地。
  以智慧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王晓玲(敦煌市副市长)
  建议省上高度重视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议搭建统一的智慧旅游营销体系。通过商业化、资本化、组团化、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思路,建立全省的智慧旅游体系,形成全省智慧旅游一盘棋,联合旅游行业进行营销,避免单打独斗,减少重复建设。建议建立一体化的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对游客、车辆、消费、餐饮、客源地等进行广泛的、大量的、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通过数据来指导决策、精准营销、布局产业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发展智慧旅游,就是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把一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为广大游客量身定做,提供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互联网是基础设施,大数据是生产资料,云计算是公共服务。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三个月就是一年,对我们来说,已经来不及等待,没时间感慨。今后敦煌在智慧旅游建设上将不断试错、快速迭代,力争走前列、树标杆,以智慧旅游引领智慧城市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将升级扩容“飞天”云计算中心,建设无线城市、三维地理平台等项目,为敦煌智慧旅游发展增添动力。在运营模式方面,成立智慧城市和智慧文化公司,推动智慧城市项目的商业化运营,实现融资、建设、运营、偿还一体化良性运转,最终形成项目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目前,智慧旅游公司已与华龙证券签订协议,筹划上市工作。在产业发展上,搭建敦煌文化旅游全球传播交易平台,探索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敦煌的国际品牌影响力,通过深入的创新合作、联手共建,将全省各地的旅游资源展示、推销出去,一起分享智慧旅游的技术体系、平台服务、网上流量和点击率、交易量、游客数,以智慧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的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杜擂升(省政协委员、省台联副会长、省政府文史馆研究员)
  进一步认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创新驱动和适应新常态的突出作用,探索把解决我省发展不足、促进民生改善作为实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有效途径。把文化与旅融合发展作为产业转型的重点方向和提升民生幸福的公共服务的民生工程,从生活质量、生活幸福角度来提升文化旅游战略地位。在推动项目建设,以及将文化产业、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同时,从打造富民产业、惠民产业、民生产业入手,持之以恒推进惠民项目,并从政策层面推动文化旅游成为具有惠及全民的幸福导向型的支柱产业。
  统筹文化、旅游和城市的发展,以城市旅游推动旅游目的地建设。结合各地生活习俗和地域文化,探索甘肃自己的发展路径,打造具有体现甘肃符号和标签的文化旅游新业态。选择有条件的城市,推动文化旅游成为统领城市的产业,构建新型的具有甘肃味道的城市旅游发展格局。
  激活乡村旅游综合性价值,围绕扶贫开发,全面开展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和建设美丽乡村为目的,依托和利用“三农”资源,结合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工程,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推动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
  处理好城市和风景区的关系,以及主景区与配套景点的关系。结合“一带一路”、“十三五”规划,让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与国家战略、甘肃发展,与“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和“富民兴陇”紧密结合,推动改变文化旅游主导地位不明显,驱动力不强困难。统筹文化+,旅游+,互联网+等具有前瞻引领的政策导向、资源导向、市场导向和品牌导向。结合“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着重推动新型孵化模式,支持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分享经济。
  依托资源优势打造养生名片 全力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朱建国(平凉市政协副主席)
  尽管,平凉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养生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上的工作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项目建设进展不平衡。对招商引资引进的企业、项目后续服务跟进不及时,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项目实际落地率较低;旅游项目招商难、建成之后运营难的问题突出。二是战略性文化旅游企业少。文化产业基础薄、规模小、总量少、占GDP比重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型、传统型产业占比大,科技型、创新型产业发展滞后,缺乏引领性、示范性、支柱性的战略性文化旅游企业;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景区配套功能不完整,产业链条短,缺乏配套项目。三是文化旅游内涵挖掘不深。普遍存在思维滞后、创意不足、资金匮乏等问题,养生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富有特色、颇具内涵的养生文化旅游产品不多,不能满足养生文化旅游的消费需求。四是人才经费保障不够。虽然各级财政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长期以来文化旅游建设经费基数低、底子薄、基础条件差,财政投入的增长与发展的需求之间仍有一定差距。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人才短缺,人才培养和激励保障机制有待加强。
  根据我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现状和今后努力方向,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加快推进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为文化旅游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做好各项工作。同时,提出以下五条建议:
  一是建议省上在陇东南地区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中出台具体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支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建议省上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从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建设、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向国家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给予扶持和保障。
  三是建议省上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新兴文化旅游市场建设,扶持和鼓励基础薄弱的网络文化、动漫、游戏、会展、创意设计、数字化文化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
  四是请求省上将崆峒山—太统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权下放至崆峒山大景区管委会进行属地管理。
  五是请求省上在平凉崆峒山、王母宫·大云寺景区规划建设方面给予项目资金扶持。

上篇:

下篇:

相关内容

    本网站访问总人数: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宏点网络

    最佳分辨率1920×1080 IE8以上版本浏览

    陇ICP备06000885号

    77-77
    77-77